“极限24小时吃遍某地”火了 暴饮暴食的危害

导读: “极限24小时吃遍某地”火了 暴饮暴食的危害

“极限24小时吃遍某地”火了

中秋国庆假期,一个名叫“极限24小时吃遍某座城市”的挑战,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火热起来,看起来挺好玩,但是医生提醒,这种极限饮食打卡,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在极限24小时挑战中,参赛者需要在短短的24小时内尽可能多地品尝当地美食,而这种饮食状态极有可能打乱肠胃消化的“生物钟”,增加消化道负担,从而引起腹痛、呕吐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火热的“极限24小时吃遍某座城市”的挑战吸引了不少人假期打卡,但这样的饮食状态并不可取,一下子将各类生猛海鲜、高油高脂、辛辣刺激等食物混杂下肚,极易打乱肠胃消化的“生物钟”,增加消化道负担,让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接连“找上门”。因此,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实行低脂饮食,做好营养均衡搭配。同时提醒出游时需要留心食品安全,尽量不摄入食材来源和卫生状况不明的食物。

暴饮暴食的危害

  • 消化系统疾病:食物在胃肠道内蓄积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肠息肉、功能性肠病及肠道菌群紊乱等。
  • 肝胆疾病:食物的大量摄入会增加肝脏负担,损伤肝细胞,有可能会引发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同时,油腻食物的摄入也会加重胆囊负担,增加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胆囊疾病的发生几率。
  • 代谢性疾病:暴饮暴食会导致过多的热量在人体内蓄积,当热量不能完全被人体消耗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蓄积,引起肥胖症。肥胖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形象,还会导致患者活动不便、打呼噜、多汗、呼吸粗重等临床症状。
  • 心脑血管疾病:暴饮暴食所导致的血脂升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会增加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形成以及脑出血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 急腹症:暴饮暴食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
  • 为了身体健康,建议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吃饭吃七八分饱即可。

    孩子暴饮暴食有哪些危害

    孩子暴饮暴食的危害有很多,一方面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另一方面会引起机体各指标的异常,造成肥胖,影响机体内分泌的代谢。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暴饮暴食危害分析:

    首先,孩子暴饮暴食会明显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系统不同程度的紊乱,比如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或便秘。其次,暴饮暴食会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能量的产生来源于食物的摄入,过多的摄入使能量产生过多而导致能量过剩,并以脂肪的方式储存于体内或者脏器内(如脂肪肝),脂肪的堆积会影响胆固醇等物质的失衡,从而使血管内各生物指标异常。还有,暴饮暴食引起的肥胖会影响内分泌,比如影响下丘脑或者垂体分泌或者释放的激素对体脂的分布,可能影响生长激素或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此外,暴饮暴食与孩童的情绪波动互为相关,也不利于孩童养成良好的性格。

    饮食注意:

    对于暴饮暴食应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儿童身体的发育、心理的构建、健康的体质至关重要。通过饮食调节、运动疗法来调控食欲,以良好的沟通使儿童的情绪波动正常化,以知识、认知加以宣教,让儿童对良好的饮食有正确的认识。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暴饮暴食会伤心! 心脏的6个“魔鬼时段”

    心脏的6个“魔鬼时段”

    1.暴饮暴食后。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戚文航建议,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戚文航表示,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戚文航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至12点。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戚文航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每年11月到来年3月。国际多项研究发现,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戚文航说,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本文Hash:823217c7537af686912c637fd8aaa409658461db

    声明:此文由 Tin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