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穴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导读: 【解剖位置】 【功能主治】 【穴位配伍】

【取穴位置】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位置】

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功能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

【穴位配伍】

配大椎治头项痛。

阴包穴的准确位置图怎么找

阴包穴怎么找

阴包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穴名解析

阴,水也。包,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阴包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屈膝正坐或卧位,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即曲泉穴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处取穴。

穴位解剖

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功用

调经止痛,利尿通淋。

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

其他疾病:腰腿痛,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腹股沟淋巴结炎。

穴位配伍

配交信穴治月经不调;配关元穴、肾俞穴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阳溪穴怎么找?阳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阳溪穴的准确位置图。头痛心烦点阳溪穴,那么阳溪穴怎么找?阳溪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阳溪穴怎么找

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问的凹陷中。

阳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在腕背桡侧,拇指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功用

清热散风,泄火疏邪。

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目翳,热病烦,癫、狂,瘾风,疮痂,臂腕痛。

穴位配伍

1、耳聋鸣:阳溪、下关、关冲、掖门、阳谷(《针灸甲乙经》)。

2、咽喉肿痛:阳溪、少海、掖门(《神灸经纶》)。

3、齿痛:阳溪、曲池、少海、阳谷、二间、掖门、颊车、内庭、吕细(《神应经》)。

4、目痛赤:阳溪、阳谷(《针灸资生经》)。

5、心邪癫狂:阳溪、攒竹、尺泽、间使(《神应经》)。

6、热病心烦渴:阳溪、太白、少冲、通里(《采艾编翼》)。

7、偏头痛:阳溪、丰隆、解溪(《类经图翼》)。

8、臂重痛肘挛:阳溪、前谷、后溪(《备急千金要方》)。

9、手腕无力:阳溪、阳池、肩髃、曲池、腕骨、合谷、鱼际(《针灸十四经穴治疗诀》)。

10、五指拘挛,伸缩疼痛:阳溪、临泣、尺泽、中渚、五处(《针灸大成》)。

操作方法

刺灸法:俯掌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腕关节炎,腱鞘炎,咽炎,扁桃体炎,鼻炎,耳聋,耳鸣,面神经麻痹,结膜炎,角膜炎,癫痫,精神病的治疗。

穴位养生

阳溪是补阳气、提精神的要穴。头痛发作时,以拇指指腹按压阳溪半分钟以上,头痛会迅速得到缓解。阳溪最善通经活络。经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