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常按有什么好处

导读: 1、所属经络 2、穴位图 3、位置 4、取穴方法 5、功效 6、主调病症 7、穴位配伍

箕门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缓解治疗腹胀腹鸣、消化不良、遗精脚气等作用,箕门穴的位置,详见本文图解箕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1、所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

2、穴位图


3、位置


箕门穴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4、取穴方法


坐位。绷腿,可见大腿内侧有一形似鱼的肌肉隆起(即股四头肌)、鱼尾处(股四头肌尾端)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5、功效

沉降脾经阴浊。调下焦,利水。健脾渗湿,通利下焦。

6、主调病症


小便不利,遗溺,鼠蹊肿痛,阴囊湿痒,腹股沟肿痛等。

7、穴位配伍


箕门穴配太冲穴治腹股沟疼痛。

曲骨穴的准确位置图,常按有什么好处

前列腺炎是目前很多男性朋友面临着的大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曲骨穴的穴位按摩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作用:

虽然曲骨穴名和水无关,但它所治的疾病却都是和水液有关的,因为它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可以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

位置:

在我们的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按摩法:

每天按摩曲骨穴50~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个穴离膀胱很近,所以,最好排空小便再来按摩,力度可以相对大一点,刺激到位。

髀关穴的准确位置,常按有什么好处

髀关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会元针灸学》曰:“髀关者,髀股骨之关节也。故名髀关也。”

1、穴位位置

此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2、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重症肌无力;

(2)其它:腹股沟淋巴结炎。

3、人体穴位配伍

配伏免治痿痹; 配环跳、风市、足三里,主治下肢痿痹;配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主治下肢痹痛。

4、现代研究

临床用于髋关节炎,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5、操作技法


针刺髀关穴常采用仰卧位,在髂前上棘直下,平臀横纹,即与承扶穴相对处取穴,用刺手直刺进针,利用腕力提插捻转,得气后以患者足背部有明显酸胀为度。最好有抽动窜感,气至病所,不需留针。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