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经穴位有哪些

胆经穴位有阳白穴、头临泣穴、风池穴、环跳穴等。

1、阳白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外侧支。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歪斜、头痛等头目疾患。

2、头临泣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在额肌中,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主治头面五官病证、小儿惊痫、癫痫等。

3、风池穴:此穴位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可以用于治疗中风、伤寒、目眩、目昏等症状。

4、环跳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归于足少阳胆经,取穴时通常选择侧卧位,可获得良好效果。此穴位主要作用是健脾益气,可以用于治疗腰腿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胆经的穴位较多,每个穴位都有各自的功效与作用,建议明确,切勿混淆。

三叉神经痛三伏贴穴位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使用三伏贴贴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解溪穴、环跳穴、承山穴、太溪穴以及委中穴等。通过对这些穴位使用贴药,对于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缓解疼痛效果,可以起到止痛消炎功效。

建议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三伏贴的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贴药膏,导致药物的使用不正确,或者没有贴到对准的穴位上。

经常按摩对身体有好处 按哪些养生穴位

经常按摩对身体有好处  按哪些养生穴位

人体穴位很多,每个穴位都具有不同的功能,经常做穴位按摩,不仅能够调节我们身体的健康,更能够使我们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穴位养生已经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还不会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那就一起来学学下面的内容吧!

中医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发现穴位对于疾病治疗有很大的效果,古人还总结出一套针灸歌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它简单明了,把穴位与治疗部位对应,让后人容易学习。所以穴位按摩的好处是很多的。

1、足三里

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处,屈膝或平卧取穴。主治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呕吐,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疳疾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胃肠运动功能失常、反流性胃炎、肠梗阻、小儿消化不良等。

2、委中穴

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在腘窝横纹正中,当半腱肌腱与股二头肌腱之间的中点处,俯卧或坐位屈膝取穴。主治腰脊强痛,活动受限,髋关节屈伸不利,腰膝挛痛,下肢痿痹,遗尿,小便难解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综合征、尿潴留、尿失禁等。

3、列缺穴

为手太阴肺经的经穴,也是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侧掌取穴。主治项强,偏正头痛,口眼歪斜,口噤不开,面肌抽痛,牙痛,咽喉肿痛等。常见于西医的感冒、神经性头痛、鼻炎、咽喉炎、三叉神经痛、落枕、牙关紧闭等。

4、合谷穴

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主治面部肿痛,口眼?斜,齿痛,牙关紧闭,痄腮,头痛,头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耳聋,咽喉肿痛等。常见于西医的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感冒、咽炎、扁桃体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在前人的基础上,后人又增加了以下几点: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痠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四句,亦属经验之谈。其寓意通俗易懂,不另论述。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能坚持用手指按摩或用圆头针刺激以上穴位,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起到预防保健的功效。

本文Hash:20219f8879d453d67e1842275f81f56337a998a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