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 十大保健穴位之关元穴位准确穴位图及作用

    关元穴位描述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十大养生保健穴之一。关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气海、关元是元气的生发地,为强壮保健的要穴。在按揉气海、关元之后结合按揉命门就可以补益元气,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2022-01-26
    0 0
  • 冲阳穴的作用,穴位位置

    冲阳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头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等作用。冲阳穴配足三里穴、仆参穴、飞扬穴、复溜穴、完骨穴,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冲阳穴配丰隆穴,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2022-01-14
    0 0
  • 头部穴位有哪些作用?头部穴位取穴窍门

    头部穴位取穴窍门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头部穴位取穴窍门若找到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有极大的不同。

    2022-01-23
    0 0
  •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附中脘穴位位置图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梁门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胞门、子户,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2022-01-17
    0 0
  • 臑会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2022-01-14
    0 0
  • 天冲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吸热后胀散并由本穴冲射于天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率谷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在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主治:1.头痛;2.耳鸣,耳聋;3.瘿气;4.惊恐,癫痫。配天突、水突主治瘿气。现代常用于治疗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2022-04-07
    0 0
  • 廉泉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廉泉穴位任脉、阴维脉交会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俞穴操作:刺法: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2022-02-01
    0 0
  • 本神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阳胆经。取穴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功能主治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颈项强痛,胸胁痛,半身不遂。穴位配伍配前顶、囟会、天柱治小儿惊痫;配水沟、太阳、合谷、大椎、天柱、百会治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惊风。

    2022-03-03
    0 0
  • 率谷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出《针灸甲乙经》。《银海精微》作率骨。《外台秘要》作蟀谷。足太阳、少阳之会。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及颞浅动脉、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目眩,耳鸣,呕吐,惊痫等。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配印堂穴、太冲穴、合谷穴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配合谷穴、足三里穴治流行性腮腺炎。

    2022-02-01
    0 0
  • 后溪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后溪名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本穴物质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其外散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为督脉所属之部,故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配列缺、悬钟,治头项强痛。

    2022-03-30
    0 0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