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形成条件

一,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心血管内皮细胞是一层分隔内皮下结缔组织和血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的单细胞薄膜具有抗凝、抗血小板粘凝的作用。但是,当内皮细胞受损的时候,可能会合成因子,使血小板附着于内皮下的胶原。由于内皮受损伤,内皮下的结缔组织的基底部的胶原、原纤维性的胶原,都会有强烈的促凝作用导致血小板粘连成血栓。

二,血管状态改变,当血流缓慢、血流停滞的时候,就会破坏正常的血流状态。正常时,血流的轴流是由红细胞和白细胞构成,外层是血小板,最外边一层是血浆,将血小板和内膜分开,当血流缓慢停滞成漩涡的时候,血小板与内皮细胞接触的机会增加。此时,内皮细胞由于缺氧,常常会发生坏死,局部的抗血因子凝血酶浓度增高,则会导致血栓的形成。

三,血液凝固性增加,又称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指血液比正常容易发生凝固的状态,常见于dic。dic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微循环内有广泛的纤维素性血栓形成的,累及肺、肾、肝、肾小腺等器官引起广泛性的坏死和出血。

什么叫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血栓形成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在某一局部凝固形成血凝块,其形成的条件包括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液凝固性增加等。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风湿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创伤性或炎症性的动、静脉损伤部位等,此外,缺氧、休克、败血症和细菌内毒素等可引起全身广泛的内皮损伤,激活凝血过程,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全身微循环内出现血栓形成。

2、血液凝固性增加:

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如患者患有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等,或者出现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和肥胖症等,都可能会导致患者血液凝固性增加,进而出现血栓形成。

如果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情况,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行手术治疗。

脑血栓怎样形成的

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就算疾病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发生了病变,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得狭窄或者是完全的闭塞,出现了缺血缺氧的现象。导致脑血栓发生,是由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方面的原因,出现脑血栓的疾病发生。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方面的问题。

本文Hash:26f1314f701f2705ef5cf9e35a63d5d23899e820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