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10个穴位 轻松赶走小疼痛让你不再看医生

导读: 一、头痛:百会穴能解头痛 按摩方法: 二、失眠:合谷、神门穴帮助安神 按摩方法: 三、过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按摩方法: 四、生理期不适:三阴交能止痛去寒 按摩方法: 五、肠胃功能失调: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的穴道 按摩方法: 六、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七、眼睛疲劳: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胀 按摩方法: 八、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九、肩颈酸痛:大范围按摩肩颈及上背部 按摩方法: 十、手脚冰冷: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养生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医按摩养生。的确,中医按摩是一种很不错的养生保健方式,能有效的祛除身上的一些疾病和病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中医穴位按摩养生方法,帮大家按走身体的小毛病。

一、头痛:百会穴能解头痛

按摩方法:

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二、失眠:合谷、神门穴帮助安神

按摩方法:

先试试神门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紧拳头,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镇静安神。合谷穴能行气止痛、内关穴友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纾缓心悸、胸闷及失眠症状的效果。

三、过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按摩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缓解可刺激迎香、印堂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法令纹处,印堂穴则在两眉头中间,两个穴道都能散鼻部郁热,按压至感觉发热即可解决困扰。至于喉咙痛或咳嗽,试试天突穴及少商穴。天突穴位于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处,是气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气。少商穴属肺经,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内缘,是治疗咽喉疼痛咳嗽的穴位。

四、生理期不适:三阴交能止痛去寒

按摩方法:

经痛时试试看刺激行间穴、三阴交。行间穴位于双脚足大趾与二趾之间,能帮助打通肝经,有助解除肝气郁滞之害。而位于脚外踝上方距离4指宽、在小腿胫骨内侧的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经过的交点,经期间单纯只有腹痛的人,应该是寒气太重、凝结小腹,刺激三阴交可以去除体内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其他生理期的困扰,可以试试按摩足部太溪(补肾阴,位于内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点)、足三里(补气)、等穴道,均可解决生理周期不稳定。

五、肠胃功能失调: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的穴道

按摩方法:

胀气令人坐卧难安,按压内关穴及天枢穴有助消除胀气。内关穴在手腕横格纹以上距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不适感会逐渐消失。而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可促进肠胃蠕动。便秘时,以指尖按压中脘穴(肚脐正上方4寸处)、孔最(肘横纹下4寸处)、天枢穴、合谷穴,都有助肠胃收缩。或者依照升结肠(右腹部从下往上)、横结肠(肚脐上方由右到左)降结肠(左腹部从上往下)顺时针方向搓揉,会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也有助排便。

六、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七、眼睛疲劳: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胀

按摩方法:

循着眼眶骨,由双眼内上眼角往外,轻轻按压眉毛内侧的缵竹穴、眼睛内侧的睛明穴、眼睛下缘落泪处的承泣穴、额头两侧的太阳穴等,直到感觉酸胀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并且刺激整个眼部周遭肌肉, 舒缓不适。

八、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九、肩颈酸痛:大范围按摩肩颈及上背部

按摩方法:

解除颈部的不适,可双手抱头按风府及风池穴。风府穴在后脑发际往上约1指幅中央处,风池穴则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专家提供的简易方法是,从风池穴循着发际慢慢按到耳朵,其中有许多穴道,都能放松颈部。舒缓肩部僵硬,可试试天宗穴,位在上背部,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贴在右肩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点就是天宗穴。不过如果背部穴道自己按不到,可以请家人朋友帮忙。

十、手脚冰冷: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

按压涌泉(可滋阴补肾,脚掌底前半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连线约三分之一处)、关元(肚脐下3寸)、足三里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不舒服的症状。涌泉穴更被称为“长寿穴”,是肾经的首穴,《皇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常常按摩涌出穴能防治哮喘、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多种困扰。

按摩10个养生穴位 轻松按走身体小疼痛

一、头痛:百会穴能解头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医按摩养生。的确,中医按摩是一种很不错的养生保健方式,能有效的祛除身上的一些疾病和病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中医穴位按摩养生方法,帮大家按走身体的小毛病。

按摩方法: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二、失眠:合谷、神门穴帮助安神

按摩方法:先试试神门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紧拳头,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镇静安神。合谷穴能行气止痛、内关穴友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纾缓心悸、胸闷及失眠症状的效果。

三、过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按摩方法: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缓解可刺激迎香、印堂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法令纹处,印堂穴则在两眉头中间,两个穴道都能散鼻部郁热,按压至感觉发热即可解决困扰。至于喉咙痛或咳嗽,试试天突穴及少商穴。天突穴位于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处,是气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气。少商穴属肺经,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内缘,是治疗咽喉疼痛咳嗽的穴位。

四、生理期不适:三阴交能止痛去寒

按摩方法:经痛时试试看刺激行间穴、三阴交。行间穴位于双脚足大趾与二趾之间,能帮助打通肝经,有助解除肝气郁滞之害。而位于脚外踝上方距离4指宽、在小腿胫骨内侧的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经过的交点,经期间单纯只有腹痛的人,应该是寒气太重、凝结小腹,刺激三阴交可以去除体内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其他生理期的困扰,可以试试按摩足部太溪(补肾阴,位于内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点)、足三里(补气)、等穴道,均可解决生理周期不稳定。

五、肠胃功能失调: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的穴道

按摩方法:胀气令人坐卧难安,按压内关穴及天枢穴有助消除胀气。内关穴在手腕横格纹以上距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不适感会逐渐消失。而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可促进肠胃蠕动。便秘时,以指尖按压中脘穴(肚脐正上方4寸处)、孔最(肘横纹下4寸处)、天枢穴、合谷穴,都有助肠胃收缩。或者依照升结肠(右腹部从下往上)、横结肠(肚脐上方由右到左)降结肠(左腹部从上往下)顺时针方向搓揉,会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也有助排便。

六、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七、眼睛疲劳: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胀

按摩方法:循着眼眶骨,由双眼内上眼角往外,轻轻按压眉毛内侧的缵竹穴、眼睛内侧的睛明穴、眼睛下缘落泪处的承泣穴、额头两侧的太阳穴等,直到感觉酸胀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并且刺激整个眼部周遭肌肉,舒缓不适。

八、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 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九、肩颈酸痛:大范围按摩肩颈及上背部

按摩方法:解除颈部的不适,可双手抱头按风府及风池穴。风府穴在后脑发际往上约1指幅中央处,风池穴则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专家提供的简易方法是,从风池穴循着发际慢慢按到耳朵,其中有许多穴道,都能放松颈部。舒缓肩部僵硬,可试试天宗穴,位在上背部,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贴在右肩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点就是天宗穴。不过如果背部穴道自己按不到,可以请家人朋友帮忙。

十、手脚冰冷: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按压涌泉(可滋阴补肾,脚掌底前半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连线约三分之一处)、关元(肚脐下3寸)、足三里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不舒服的症状。涌泉穴更被称为“长寿穴”,是肾经的首穴,《皇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常常按摩涌出穴能防治哮喘、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多种困扰。

按摩六个穴位帮你轻松赶走疾病

1.太白穴:缓解脚痛

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脱掉鞋捏捏脚,发现这样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2.委中穴:缓解腰背痛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3.阳池穴:保护腕

位置: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 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4.涌泉穴:补肾壮骨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每次50至100下,可有效缓解疲劳,补肾壮骨。

5.足三里穴:补脾健胃

位置: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6.内关穴:改善心脏功能

位置: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按摩内关穴时,可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