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松静自然 提高气功境界

  放松、入静与自然,是气功锻炼过程中的最基本要求。不论何种功法,练功的哪个阶段都必须符合这一基本准则。一般说来,在练功过程中,松静自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悟解和做到,却要下一番功夫。
  松是指整个身体和精神放松。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之中,在觉醒的时候受种种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精神和身体常处在紧张状态,使身体机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因此,练功首先要从消除紧张状态入手,把世事劳碌、人生忧患放在一边,先使精神尽量放松。只有精神不紧张才能做到身体的真正放松。所谓身体放松,也不是完全松弛、松懈或松散无力,而是松而不懈、松中有紧、紧而不僵。每一种功法对姿势都有一定要求,要保持某一姿势必须有一定肌肉群处于紧张状态,这和练功放松似有一定矛盾。其实,这时的肌肉紧张是在保持姿势的前提下使各部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将矛盾统一起来。在练功初期,由于要求有一定的意念活动来排除杂念,这种状态与精神的放松也要统一起来,在开始练习时不容易做到,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做到松中有紧、紧而不僵。


  静是指练功过程中,杂念相对减少,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入静”状态。入静程度的深浅,反映着练功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练功效果,其详细内容已在本书中有关入静的部分谈及。需要指出的是,松与静是同时要求并互相促进的,放松可以帮助入静,入静可以进一步放松。
  自然,是指初练气功时应心情自然,姿势动作自然和呼吸自然。练功中不要用意过强,主观追求境界和功夫。要勿忘勿助,似有意似无意。气功界有“万法归自然”,“练功贵乎自然”的论述,可见“自然”这一原则的重要。自然原则要贯彻到练功各方面和全过程中。首先,不论坐、卧、站、行,姿势都应做到自然舒适,毫无勉强;呼吸时也应在自然的前提下,宁神静息,逐步达到柔、细、匀、长;意念活动也应自然,即使在入静后偶有杂念起伏也是正常的,慢慢会自然过渡到似有似无,绵绵若存。其次,在练功初期,要求自然,主要是要求练功的方法、练功的过程中的自然,这往往需要人为地努力才能做到。只有自然,才能具体懂“道法自然”、“人法自然”的深刻含义。
  上面所说的松静自然主要针对练功过程而言,广义的松静自然,即生活中时时也要注意松静自然,才能巩固和扩大练功效果,并成为更高气功境界的基础。

要练气功 先要掌握练气功的要领

  无论学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基本的过程,即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熟练到熟练。对于一个想学气功的人来说,面对繁多的气功功法以及各功法对呼吸、姿势、意念的不同要求,常常不知从何入手。或虽学练气功很长时间,但进展不大。更有甚者,还有人走火入魔,练出偏差。究其原因,往往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练功要领造成的。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学好气功,也必须掌握好相应的规矩。这个规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练功要领,其内容包括松静自然、意感相依、动静结合、上虚下实、练养结合、循序渐进等。

  掌握好练功要领的必要性在于,可以帮助学功人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常言说:道家有三千六百道法,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与医、儒、道、佛、武等各

  家有渊源关系的气功,门派与方法之多,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流传下来的各派功法外,近年来伴随气功热的兴起,又涌现出许多新创编的功法。表面上看,每一功法都有各自的练功要求,可谓“法无定法”。但从实质上看,每一功法都由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组成,表面的不同只不过是三要素的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而已。各种功法都必须遵循总的练功要领来进行,所谓“万法归宗”。了解这一点,就可以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抓住实质来认识气功,并以此指导练功实践。

  掌握好练功要领还可以帮助学功人鉴别所学功法在创编上是否合理,有助于避免异常效应和选择正确的功法。在近年来新创编的众多功法中,有不少功法在设计上存在问题。按照这些不合理的功法要求练功,容易出现异常效应。例如有的功法要求意想两脚如踩棉花,或无论病情怎样,一律要求意守鼻尖,这都违背了练功时必须做到“上虚下实”的基本要领,会使人出现头重脚轻,上实下虚的反应。掌握好练功要领,就具备了功法鉴别能力,可以避免因功法不当引起的偏差。

  除功法不当可以引起偏差外,有时功法合理,但练功人没掌握好练功要领,也可造成偏差。这类人往往片面地或错误地理解练功要领,不能全面正确地处理好练功时心与身、松与紧、意与气、动与静、上与下、虚与实、养与练等关系,把握不好分寸火候,从而出现练功偏差。如果开始练功时就先掌握好练功要领,按照练功要领进行锻炼,就可以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出现练功偏差。

  总之,练功要领是每一位初学气功的人都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好的气功理论内容。理论上有了正确的认识,等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指导具体的练功实践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并打好牢固的基本功。反之,学功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仅因不得要领而进展缓慢,事倍功半,而且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练气功需掌握的要领

  无论学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基本的过程,即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熟练到熟练。对于一个想学气功的人来说,面对繁多的气功功法以及各功法对呼吸、姿势、意念的不同要求,常常不知从何入手。或虽学练气功很长时间,但进展不大。更有甚者,还有人走火入魔,练出偏差。究其原因,往往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练功要领造成的。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学好气功,也必须掌握好相应的规矩。这个规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练功要领,其内容包括松静自然、意感相依、动静结合、上虚下实、练养结合、循序渐进等。

  掌握好练功要领的必要性在于,可以帮助学功人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常言说:道家有三千六百道法,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与医、儒、道、佛、武等各

  家有渊源关系的气功,门派与方法之多,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流传下来的各派功法外,近年来伴随气功热的兴起,又涌现出许多新创编的功法。表面上看,每一功法都有各自的练功要求,可谓“法无定法”。但从实质上看,每一功法都由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组成,表面的不同只不过是三要素的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而已。各种功法都必须遵循总的练功要领来进行,所谓“万法归宗”。了解这一点,就可以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抓住实质来认识气功,并以此指导练功实践。

  掌握好练功要领还可以帮助学功人鉴别所学功法在创编上是否合理,有助于避免异常效应和选择正确的功法。在近年来新创编的众多功法中,有不少功法在设计上存在问题。按照这些不合理的功法要求练功,容易出现异常效应。例如有的功法要求意想两脚如踩棉花,或无论病情怎样,一律要求意守鼻尖,这都违背了练功时必须做到“上虚下实”的基本要领,会使人出现头重脚轻,上实下虚的反应。掌握好练功要领,就具备了功法鉴别能力,可以避免因功法不当引起的偏差。

  除功法不当可以引起偏差外,有时功法合理,但练功人没掌握好练功要领,也可造成偏差。这类人往往片面地或错误地理解练功要领,不能全面正确地处理好练功时心与身、松与紧、意与气、动与静、上与下、虚与实、养与练等关系,把握不好分寸火候,从而出现练功偏差。如果开始练功时就先掌握好练功要领,按照练功要领进行锻炼,就可以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出现练功偏差。

  总之,练功要领是每一位初学气功的人都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好的气功理论内容。理论上有了正确的认识,等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指导具体的练功实践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并打好牢固的基本功。反之,学功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仅因不得要领而进展缓慢,事倍功半,而且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