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影像表现

大动脉炎在临床上归类为大血管炎,其主要受累及主动脉大分支和肺动脉,多为年轻患者的疾病,因此通常采用核磁共振检查以避免重复放射性暴露。

典型的影像学包括疾病早期动脉壁增厚,随后晚期呈狭窄闭塞动脉瘤样扩张。最常累及的血管为锁骨下动脉和颈动脉近段,肺动脉受累占病例的50%~80%。在疾病晚期表现血管钙化,病变在FDG-PET上表现为阳性,PET监测活动上作为最有效的证实,经常引起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识别动脉壁增厚有助于早期的诊断,疾病晚期出现于血管闭塞相关的症状,影像学评价血管炎通畅和制定手术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动脉炎的临床表现

动脉炎一般是指大动脉炎,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一般有食欲不振、头晕、体重减轻等。

大动脉炎是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10岁至40岁之间的女性,而且起病比较缓慢。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病变动脉出现供血组织缺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的情况。如果大动脉炎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头晕头胀等情况,如果时间比较久就会形成食欲不振的现象,还会导致体重减轻。

如果患者出现了大动脉炎的情况,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环磷酰胺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通过手术做进一步治疗,一般可以选择狭窄远近端主动脉架桥术、升主动脉-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等。

动脉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

动脉闭塞性脉管炎更多的叫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原因多与吸烟、寒冷刺激、营养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好发于40岁以下的男性患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分为三个时期:局部缺血期临床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麻木;肢体营养功能障碍期临床表现为病变肢体体毛部分脱失等;组织坏死期临床表现为足趾脱落等。

1、局部缺血期:

主要表现为病变肢体缺血,患者往往先出现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等不适,有的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不适、不能行走,休息后可以再次行走,至相同距离后再次出现疼痛。

2、肢体营养功能障碍期:

在局部缺血期的症状基础上,又出现了病变肢体体毛部分脱失,趾甲增生、肥厚等营养障碍的表现。

3、组织坏死期:

患者在前两期病变基础上,出现了病变肢体的缺血性坏死,严重者甚至出现足趾脱落,最终结局往往为截肢。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给予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西药主要采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对于严重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可以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放置动脉支架,开通闭塞段的血管。

本文Hash:6818e329e44d01a4e977a5286be630125eef3e6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