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致焦虑症:需结合病情权衡利弊

人生漫漫数十年,总是避免不了生病吃药,可能当时吃的药治好了当时的疾病,但是已经给以后患有焦虑症埋下了祸根。很多治疗其他系统疾病的药物都有可能会导致焦虑症,所以建议切勿自行应用药物,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决定应用的药物,以及药物的剂量、疗程等。

那么,有哪些药物可能会导致焦虑症呢? 

1、抗胆碱酯酶药:此类药物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免遭水解,并在胆碱能神经末梢蓄积产生M样及N样效应,但在不同组织作用强度不同,如对骨路肌兴奋作用最强,对中枢作用较弱。但是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是有可能会导致焦虑症的。主要药物有新斯的明,常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青光眼等疾病。

2、交感神经抑制药:此类药物作用于交感神经节,使交感神经末梢中递质储存耗竭,阻滞交感神经兴奋的传递,从而使小动脉、微静脉、平滑肌舒张,降低外周阻力,使心输出量下降,而产生强大的降压作用,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焦虑症。主要药物有利血平、可乐定等,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

那么,药物导致的焦虑症应该如何治疗呢?

药物导致的焦虑症想要治疗首先要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可以换成其他的有同样治疗效果的药物,其次就是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治疗。

1、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氟硝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进行治疗,但是需要注意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期间,不宜驾驶机动车辆或操纵大型机械,以免发生意外事故。还可以应用抗抑郁药,如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

2、心理治疗:如果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如放松疗法、认知疗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需要注意在治疗药物副作用导致的焦虑症时,也要同时治疗其他疾病,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此外患者在日常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在生活管理,提高日常生活质量,避免熬夜,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骑自行车、游泳等,但是要注意适度。患者身边的朋友家人要对患者有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鼓励患者有适度的情绪宣泄。患者应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建议在生病的时候不要惧怕疾病,因为谁都有可能会生病,也不要私自应用药物治疗疾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因为药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有信心,要相信医生可以让自己更快的恢复健康。如果感觉自己出现了焦虑症,要考虑和药物有没有关系,可以在医生帮助下调整药物,避免焦虑症的出现。

药物副作用要注意,需结合病情权衡利弊

“我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上抑郁症的,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从小内向、敏感、不善言谈,是一个较为听话的孩子,学习不错,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些都是父母的严厉管教,以及我自身讨好型人格促成的,为了让父母开心,我压抑自己的情绪,努力做到最好,争取每次考试都不让他们失望。当人长久的处在压迫委屈,无法宣泄的情绪中,注定是要崩溃的,查出抑郁症后,我及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后,还是会担心副作用“找上门来”。接受治疗后曾经吃过盐酸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片、劳拉西泮片等,当时吃盐酸帕罗西汀时副作用非常大,出现了震颤和乏力等反应,所以医生马上建议我更换药物,我之后就开始长期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舍曲林片的副作用偏少,服药期间没有发现很严重的反应,当时主要是产生一些厌食反应,抗抑郁的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因人而异,同一种药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副作用,只有亲试过才知道,这时就需要做到正确的心态认识和及时与医生沟通不适情况。”

这是来自我一个患者的自述,作为医生我们会根据服药后的症状,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尽量避免对身体伤害大的药物,无论哪种药物,一般都是一个月初步起效、一个月无效或副作用无法忍受就换药,三个月显示全部疗效的80%,六个月为9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药物的最短疗程为半年,抗抑郁药物不能随意增减药物使用剂量,应遵医嘱用药,尽可能把伤害降低到很小。

首先不要害怕吃药,正确的药物治疗会缓解病情,往好方向发展的,服药尽量与心理咨询相配合。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认知事物的方式,即使以后再遇到人生困境,也学会了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会再把自己逼入绝境;另一方面,杜绝药物依赖导致的药物滥用可能。无论是药物还是咨询,都是外部给予的帮助,要想变好,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把心态放阳光。

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心情低落和现实过得不开心,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出现异常,及早的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可以有效改善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等这些情况。

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用药的方式、种类、剂量,才能防止副作用“找上门来”。

警惕:焦虑症情绪可能是躯体疾病导致的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里,生活节奏很快,生活压力很大,许多人都处于疲劳的工作状态。因此,亚健康状态很常见,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莫名其妙的身体疲劳和虚弱、头脑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状态差、易失眠、视觉疲劳,视力下降、颈肩僵硬、背部酸痛、易生气,以及痤疮、便秘、易紧张、心悸、胸闷,手脚冰冷、气血不畅、站起来容易头晕、眼前发黑等,女性还容易出现月经紊乱和易怒,这些症状与焦虑的身体症状相似,通常很难区分。因此,焦虑症需要与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相鉴别。

那么,焦虑症可能会与哪些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相混淆呢? 

焦虑症可能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躯体疾病相混淆。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焦虑症有相似的地方,甲亢是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的高代谢症候群。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心慌、怕热、出汗、手抖、易激动、烦躁等高代谢症状。而焦虑症是神经、精神异常,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心慌、轻微震颤、易激动、烦躁不安的症状。

但甲亢与焦虑症有区别,主要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

(1)焦虑症患者的症状,比如心慌、心率加快的症状,在入睡后就会好转,甲亢患者在睡眠时心率仍快。

(2)焦虑症患者不具有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状。

(3)焦虑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正常的,而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则表现为TSH降低,T3、T4升高等。

2、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分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和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因人体衰老、功能衰退继发引起的精神症状,而焦虑症属于原发性精神疾病。二者在发病机制、发病特点、发病症状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1)发病机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临床症状群,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指男性从中年向老年过渡阶段,由于机体逐渐衰老,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出现以精神、心理障碍和性功能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而焦虑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因素、心理本能恐惧、社会压力大等影响因素共同导致;

(2)发病特点:更年期综合征可发生于男性和女性,其中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于45-55岁,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就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于40岁后,发病率约为40%。而焦虑症发病,通常没有年龄段的限制,而且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一旦确诊,症状可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

(3)发病症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精神症状,如情绪低落、烦躁等,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可出现勃起障碍、情绪低落、乏力、多汗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焦虑症,主要分为社交焦虑症,即回避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害怕参与集体活动等表现,以及分离焦虑症,即与亲近的人短暂分开后,就会引起内心莫名的恐惧感和不安感,担心亲近的人会出现意外等情绪,还有广场恐惧症,如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如会场、剧院等。

以上内容切勿自行盲目诊断,建议患者及时就诊,通常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可以明确是哪类疾病,而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Hash:615c1abce4588ab51471ed42dd29b82d7782ceb1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