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主要是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人体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等着手。早期发现病人以及带菌者,及时的隔离和彻底的治疗,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平时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多参加体育运动,提高免疫力。

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中毒性。

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为水样便或糊样便,可混有黏液甚至带脓血,次数频繁可达十余次。严重者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如高热、呼吸衰微甚至昏迷。

慢性菌痢患者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两个月以上,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中毒性菌痢起病快,发展快,可有高热,体温超过四十度,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者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没有腹痛腹泻,情况较危急。

细菌性痢疾治疗:

急性菌痢主要通过抗菌治疗,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进行一些对症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温治疗等。

慢性菌痢通常需要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长疗程用药,如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药物,寻找诱因,对症处理。

中毒性菌痢要防止脑水肿和呼吸衰竭,可以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脱水,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治疗。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该怎么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于感染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造成传染。平常要重视预防,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各种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净,要煮熟煮透再食用,不要生吃各种食物。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志贺菌属随病人的粪便排出后,可能会通过手、苍蝇、水以及食物经口感染,所以要重视食物的管理以及水源的管理,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多锻炼身体。还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比较容易感染。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染的?

细菌性痢疾是经过消化道传播的,是食入了含有痢疾杆菌的食物或饮用水导致的。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泻,解黏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传染性疾病,患者需要适当的隔离,粪便需要做相应的消毒处理,防止交叉传染。

另外,对该类患者需要积极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可以选择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等相关抗生素,另外还需要积极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等。

本文Hash:41e3a505af1663d83cd4c6a2cb1a3d2cefd24a09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