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下肢内侧

导读: 「足少阴肾经穴」 太溪 位置: 功效: 主治: 方例: 刺灸法: 其它:

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灵枢·本输》:“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医学入门》:“内踝后五分”;《循经考穴编》:“踝骨尖平”。

  「足少阴肾经穴」

  太溪

  位置:

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医学入门》:“内踝后五分”;《循经考穴编》:“踝骨尖平”。

  功效:

益肾、降火。

  主治:

古代记述: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腹胀、心痛、喘息、呕吐、咳逆、胸胁支满、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消渴、霍乱、泄出不知、寒厥、足热、牙痛、遗精、遗尿、尿有余沥、月经不调、带下,阴股  内湿痒生疮、乳痈、鼻衄、足肿、足底痛。

  近人报道:慢性咽喉炎、眩晕、肾炎、尿路感染、失眠、神经衰弱、肾虚牙痛、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足底痛。

  方例:

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少泽、太溪。

  咽肿:中渚、太溪。

  衄血不止:兑端、脑空、风门、太溪、稳白。

  腿足肿红:太溪、昆仑、申脉。

  眩晕:完骨、太溪、太冲。

  肾虚牙痛:下关、颊车、太溪。

  失眠多梦:神门、三阴交、太溪。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

输(土)穴;原穴。

太渊-上肢内侧

《灵枢·本输》:“鱼后下陷者中也”(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在掌后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中”。

  「手太阴肺经穴」

  太渊

  位置: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当舟骨结节外上方,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灵枢·本输》:“鱼后下陷者中也”(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在掌后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中”。

  功效:

宣肺平喘,清咽消肿,复脉。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肺胀、胸中满、乳胀、心痛、胃气上逆、腹胀、风痰、烦躁狂言、头痛、面肿痛、目痛、牙痛、肩背痛引臂膊、肘痛、手腕疼痛无力、缺盆肿。

  近人报道: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胸痛、无脉症、脉管炎、心悸、鼻炎。

  方例:

呕血上气:太渊、神门。

  缺盆肿:太渊、商阳、足临泣。

  无脉症:曲池、内关、太渊、合谷、足三里。

  刺灸法: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可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艾条灸3~5分钟。

  其它:

输(土)穴;原穴;《难经》列作“脉会”。《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马莳注:“即太渊穴”。

太冲-下肢外侧

《灵枢·本输》:“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

  「足厥阴肝经穴」

  太冲

  位置:

足背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当行间后二寸。

  《灵枢·本输》:“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

  主治: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方例:

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治贫血、羸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其它:

肝经输穴、原穴。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