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好失眠怎么办 助于睡眠的安神穴有哪些

中医为您介绍几个有助于睡眠的安神穴

1、太阳穴

在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后方的凹陷处。按摩太阳穴可以解除疲劳,振奋精神,缓解头痛,保持大脑清醒和注意力集中。按摩时用拇指指肚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0次至50次,也可以用手掌根按揉相同的次数。

2、涌泉穴

在脚心、脚掌前1/3与后2/3中间交界处的凹陷中。按摩涌泉穴可缓解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和倦怠感,同时能缓解失眠、嗜睡,对头晕、焦虑烦躁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按摩时用双拇指在涌泉穴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也可以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

中医为您介绍几个有助于睡眠的安神穴

3、内关穴

在前臂上,手掌面腕横纹中点向上两横指处,两根筋中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有酸胀感。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由于过度紧张引起的心慌、恶心等症状,还可以有效缓解失眠。按摩时以左手拇指按右手内关,以右手拇指按左手内关,交替进行。可以边按边揉,用力要适中,以酸胀为佳,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0次至50次。

4、膻中穴

在胸部,身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膻中穴有缓解胸闷、心慌、心烦的作用。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掌根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0至50次。也可以用拇指或手掌大鱼际上下按擦相同的次数。

5、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晚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以助睡眠。

失眠注意事项

1、不要乱吃安眠药

2、睡眠时间不一定强迫8小时

实际上不经意间个别的次数睡眠时间不足并非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所以,不要老是担心时间不足从而焦急紧张,这样反而更容易睡不好,甚至引发恶性循环。

3、睡前情绪保持平静

在睡觉之前不要看一些故事内容比较紧张的书籍,这样会让大脑更加的兴奋,睡着后会容易胡思乱想。因此,在睡觉之前假设想读书的话,还是选择看一些轻松的散文这样的比较好。

4、睡前不要有激烈的运动

幅度过大的运动不但不可以对睡眠起到有利的作用,反而会让本来就已经疲惫不堪的肌肉更加紧张,大脑也更加清醒,反而更容易难以入睡。

失眠食疗方

1、百合莲子粥

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2、小米红枣粥

小米60克,大枣6枚去核,蜂蜜30克。小米、大枣煮粥,粥成后调入蜂蜜睡前食用。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不好,睡眠质量就差。小米、红枣能调养脾胃,适合脾胃不合的失眠者。

晚上失眠怎么办,针灸按摩助你好睡眠

1.耳后的完骨穴

神经兴奋无法入眠时,刺激穴道相当有效。特别是压位于头后侧的完骨穴,可调整自律神经,具有诱睡之效。

触摸耳垂后方,有一突出的小骨——乳突,从乳突下端沿后缘往上触摸,可摸到一浅洼,一压,会有震动之感的地方就是完骨穴。用两手的大拇指仔细揉压左右两边的完骨穴,不知不觉间,就会想睡。

2.脚底的失眠穴

脚底下有一个称为“失眠穴”的特效穴道。此穴即为“取回失去的睡眠”之意,所以,无法入眠时刺激它,非常有效。

失眠穴在脚后跟的中央,此穴可以拳头捶击刺激,轻轻的来回多捶几下。此穴又称为百敲穴。因为在床上,只要敲100次此穴,就可以安然入睡,故而得此名。

3.其它对缓解失眠有帮助的穴位:

印堂穴:此穴位于两眉正中处。用拇指推摩印堂穴2~3分钟。

三里穴:此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两筋中间。用左右手指分别按揉左、右腿足三里穴3~5分钟。

三阴交穴: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处。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脚三阴交穴,再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脚三阴交穴各3分钟。

涌泉穴:此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用左右手分别按摩左右涌泉穴各100次。

睡眠不好怎么办 九式瑜伽有助于助眠排毒

  练习瑜伽的好处多多,在保证健康的同时缓解压力,在当今压力重重的社会,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就不能精力充沛地去工作,睡眠不好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练练瑜伽有助于助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治疗失眠助排毒的一些瑜伽吧。

  第一式:

  ①以山式为起式,双脚伸直站立,双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下巴微收,眼睛向前看。

  ②伸直双臂高举过头,抬头,眼睛看向指尖。

  ③吸气,身体向后弯。尽量向后弯,将全身肌肉拉紧。

  ④身体恢复直立位置,呼气。

  第二式:

  ①吸气,身体向前曲,直至腹部与大腿相碰,面朝膝盖。

  ②双臂向后伸直,双手抱拳。

  ③身体恢复直立位置,呼气。

  第三式:

  ①左脚向前跨两步,右脚向后跨两小步。

  ②弯曲左膝,是上身往下压,注意保持右脚绷直。

  ③伸直双臂,高举过头,掌心朝内。

  ④身体恢复直立位置,呼气。

  第四式:

  ①吸气,双腿分开与髋同宽,双臂伸展至与肩同宽,手掌打开。

  ②身体向前屈,手掌碰地,肘部伸直,抬高臀部,伸直双腿,呼气。

  第五式:

  ①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臂垂直于地面。

  ②手掌按压地面,抬起肩膀,成俯卧撑状。

  ③踮起脚尖,头向前,使全身从头到脚跟成同一直线,维持1分钟。

  第六式:

  ①吸气,弯曲双臂,使全身俯卧在地上。

  ②抬高胯部,使腹部离地, 像虫子蠕动般俯卧。

  ③呼气,放下胯部,全身放松俯卧于地。微展双肘,撑起肩膀和胸部。

  第七式:

  ①吸气,伸直双臂,抬高胯部位置,上身与双脚成45度角,即下犬式。

  ②身体恢复直立位置,呼气。

  第八式:

  ①左脚向前跨两步,右脚向后跨两小步。

  ②吸气,弯曲左膝,是上身往下压,注意保持右脚绷直。

  ③伸直双臂,高举过头,掌心朝内。

  ④身体恢复直立位置,呼气。

  第九式:

  ①吸气,身体向前曲,直至腹部与大腿相碰,面朝膝盖。

  ②双臂向后伸直,双手抱拳。

  ③身体恢复直立位置,呼气。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