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穴位按摩治失眠 五个穴位帮助你

导读: 天门开穴法 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玉锤叩击法 十指梳理法 抚摩静息法

天门开穴法

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拿按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按摩六穴位助你一夜好觉

  睡眠同样是秋季养生的好窍门,然而有的人睡眠质量却一直不见好转。该如何拯救好睡眠呢?通过穴位按摩改善睡眠质量,今天小编要为你介绍穴位养生法,共有6个穴位,学会按摩它们,可助你一夜好觉。

  印堂穴

  此穴位于两眉正中。用拇指推按印堂穴2~3分钟。

  足三里穴

  该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外缘。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左右腿足三里穴3~5分钟。

  三阴交穴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四横指处即为三阴交穴,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揉两侧三阴交穴,各3分钟。

  涌泉穴

  该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用左右手分别按摩两脚的涌泉穴各100下。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神门穴:

  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穴位按摩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想一冬好安眠,还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防治感冒按摩四穴位 教你四个穴位按摩步骤

  现在正值冬春交际时节,很容易出现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就是常见的一种,日常防治感冒可以在饮食下手,除了饮食之外,自我按摩特定穴位,可激发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感冒的发生或减轻感冒的症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防治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至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