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想要肾比较好,可以常按摩这个穴位!

导读: 1、太溪穴 2、关元穴

“肾虚”是很多人都比较抵触的词汇,尤其是男性朋友。如果男性朋友出现肾亏、肾虚的症状,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会降低生活品质。很多男性朋友都很关心如何补肾强身,生活中补肾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平时要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和锻炼。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穴位按摩的方法。

1、太溪穴

太溪穴和肾脏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被誉为“人体第一大补穴”。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此,所以说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太溪穴这个穴位名是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属于肾经的原穴。

如果我们平时能坚持按摩太溪穴的话,就可以明显提高自身的肾脏功能。那么,按摩太溪穴的最佳时间什么呢?肾经的流注时间一般是下午五点到七点,也就是说我们在吃饭之前按摩太溪穴,补肾的效果是最好的。

我们可以用十指的指腹按摩太溪穴,也可以用专业的按摩棒来按摩太溪穴。每次按摩五分钟,按摩时力道要均匀适中,按摩到太溪穴有酸胀和麻麻的感觉为止。如果我们在按摩太溪穴的同时,再按摩飞扬穴,滋阴补肾的效果会更好。

2、关元穴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人体内的元气也会逐渐减少,我们的面容和身体也会日趋衰老。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守护元气、保护自己的肾气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关元穴,关元穴就像人体的一个阀门,将身体的元气关在体内不让其泄露。

关元穴的位置非常好找,在肚脐下方三寸的地方,关元穴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我们平时可以在吃饭之前轻轻按摩关元穴,不仅可以为身体补充充足肾气,同时也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帮助我们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月经不调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月经不调这四个穴位要多按

  很多女性朋友在平时饮食上不注意,在经期也不注意保养身体,辛辣,生冷的食物也是照样吃,其实这些东西经期的女性是不能碰的,他们在月经来临时就会痛苦万分,还会浑身酸痛、头晕眼花,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下,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月经不调要从生活饮食习惯慢慢调理,还可以通过按摩来调理,月经不调可以多按摩这4个穴位。

  天枢穴


  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按摩天枢穴,按摩天枢穴的功效有很多,不如说促进内分泌平衡,改善内分泌失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有腹泻的人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这个穴位。

  平躺在床上,天枢穴是在腹部上的肚脐眼左右三指宽处,按摩天枢穴时应该缓缓的呼气,然后用手按压天枢穴,持续时间为两秒钟,做五次,然后双手来回搓动,搓热以后就把手放到天枢穴上顺势针轻轻揉动。

  涌泉穴

  月经不调还可以按摩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对于强化肾脏功能,尤其是对于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有很好的功效。怕冷的妇女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这个穴位,平时经常出现精神疲倦和不良情绪的人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这个穴位。

  涌泉穴在人的脚底下,按摩涌泉穴是很简单的,就是简单的按压,每次按两秒钟左右,按五次,每天早上睡觉起来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这个穴位。

  关元穴

  想要治疗月经不调还可以按摩关元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按摩这个穴位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简单的按压这个穴位,持续时间也是两秒,做五次。

  关元穴位于人体的小腹上,肚脐的正下方,也就是肚脐下的五分之三处。

 

 内关穴

  想要治疗月经不顺还可以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对治疗头痛和眼睛充血,呕吐也是比较有很好疗效的。

  这个穴位是在手上,按摩这个穴位时应该缓缓呼气,然后轻轻按压,按压时间为两秒,做十次。

  温馨提示:

月经期不管是何种疼痛,都可以通过局部保暖得到暂时缓解,月经期一定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免加重经期腹痛。

怎样按摩可以治疗肾虚 这几个穴位你找对了吗

腰部按摩有两种做法:

一、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按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脚心按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脚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虚热症效果甚佳。

强肾健身按摩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4.端坐,松开按摩,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