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多体质的人:按摩5个穴位可以止汗

导读: 1.合谷穴 2.复溜穴 3.足三里 4.内关穴 5.鱼际穴

有些人体温较高,或是汗腺发达,在炎热夏天特别容易出汗,严重者会影响生活、工作,还可能对健康有不良的影响。中医认为,夏季出汗多,易损失津液,适当吃酸味水果,可起到敛汗生津的作用,如番茄、葡萄、柠檬、狝猴桃等。

从现代医学看,流汗会损耗较多的维生素C和钾,水果是钾很好来源,而口感较酸的水果维生C含量也较丰富,与中医的理论相一致。此外,出汗多的人会流失大量蛋白质,要注意多补充营养,以及维生素B1.B2等,最好每天喝杯牛奶或优酪乳,吃些瘦肉和鱼。此外,容易出汗也可能是体内湿气重造成,在饮食上应多吃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赤小豆、绿豆、薏仁等都非常适合。

1.合谷穴

平时多汗的人或是因身体虚弱容易出汗的人,可以按摩下面这3个穴位,防止过度出汗。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按揉合谷穴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这个穴位很好找,推荐。


2.复溜穴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2指宽处,按揉复溜穴能缓解治疗水肿、盗汗、自汗等,帮助身体水分代谢正常。

3.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按足三里有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适合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人。保健穴位,每天按按身体健康,推荐。


4.内关穴

心气不足的人可按摩内关穴、肺气不足者可按摩鱼际穴、脾气失调的人可多按摩足三里穴。三处穴位皆为养生大穴,除了多汗患者可多按压之外,一般人也能常按保健。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约3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具有安定心神、治疗心痛和心悸、调节情志、滋阴润燥等作用。

5.鱼际穴

是手太阴肺经的腧穴,位于手部大拇指关节后、掌蛊中点、赤白肉际处。此穴可调理肺气、清热泻火、止咳平喘,达到宣肺固表的作用,进而达到止汗的效果。

怎样按摩可以养生治病 人体重要穴位按摩推荐

内关穴

心脏的保护伞,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几乎都有与心脏有关的症状均可适用。

太溪穴

慢性肾病良药,是足少阴肾经之腧穴,用对侧的手拇指按摩,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宜。

足三里

强壮及保健的要穴,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效,因小腿皮肤较厚,力量适当大点,但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

合谷穴

抗击疼痛的自然方法,适宜各种疼痛,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关元穴

恢复老人青春活力,适宜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常用方法是按揉或震颤法,按揉时要有酸胀感即可。

月经不调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月经不调这四个穴位要多按

  很多女性朋友在平时饮食上不注意,在经期也不注意保养身体,辛辣,生冷的食物也是照样吃,其实这些东西经期的女性是不能碰的,他们在月经来临时就会痛苦万分,还会浑身酸痛、头晕眼花,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下,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月经不调要从生活饮食习惯慢慢调理,还可以通过按摩来调理,月经不调可以多按摩这4个穴位。

  天枢穴


  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按摩天枢穴,按摩天枢穴的功效有很多,不如说促进内分泌平衡,改善内分泌失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有腹泻的人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这个穴位。

  平躺在床上,天枢穴是在腹部上的肚脐眼左右三指宽处,按摩天枢穴时应该缓缓的呼气,然后用手按压天枢穴,持续时间为两秒钟,做五次,然后双手来回搓动,搓热以后就把手放到天枢穴上顺势针轻轻揉动。

  涌泉穴

  月经不调还可以按摩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对于强化肾脏功能,尤其是对于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有很好的功效。怕冷的妇女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这个穴位,平时经常出现精神疲倦和不良情绪的人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这个穴位。

  涌泉穴在人的脚底下,按摩涌泉穴是很简单的,就是简单的按压,每次按两秒钟左右,按五次,每天早上睡觉起来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这个穴位。

  关元穴

  想要治疗月经不调还可以按摩关元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按摩这个穴位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简单的按压这个穴位,持续时间也是两秒,做五次。

  关元穴位于人体的小腹上,肚脐的正下方,也就是肚脐下的五分之三处。

 

 内关穴

  想要治疗月经不顺还可以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对治疗头痛和眼睛充血,呕吐也是比较有很好疗效的。

  这个穴位是在手上,按摩这个穴位时应该缓缓呼气,然后轻轻按压,按压时间为两秒,做十次。

  温馨提示:

月经期不管是何种疼痛,都可以通过局部保暖得到暂时缓解,月经期一定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免加重经期腹痛。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