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泡脚保安康 学会这些法则

导读: 编者按:秋风渐起,各种病症伺机而动,因此秋季养生不能少,而足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秋天怎么泡脚保安康? 掌握“1355法则” 用什么工具泡? 什么时间泡? 泡脚水需要加东西吗? 泡脚最佳时长: 泡脚最佳水温: 晚上九点泡脚最养肾 上班族早上泡脚精力充沛

 编者按:秋风渐起,各种病症伺机而动,因此秋季养生不能少,而足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秋天怎么泡脚保安康?

  人的脚,就好比树的根,民间有“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的说法,故而提出“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的养生理论。传统养生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泡脚是一个四季皆宜的保健手段,对温煦机体、祛邪强身有着很好的效果。

  掌握“1355法则”

  所谓“1355法则”,就是每天泡1次热水脚,每次30分钟以内,水温50℃左右,泡完后晾5分钟。每次泡脚一般以泡到全身发热,有微微要出汗的感觉就算是泡好了。

  用什么工具泡?

  泡脚时水能没过脚背是最好的,通过热水的温度来使脚部以及小腿的得到充分的放松,所以要选一个高一些的木桶来泡最合适。

  如果是用中药泡脚,不要用铜盆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一般来说,木盆和搪瓷盆比较适合中药浴足使用。

  什么时间泡?

  一般人都会选择在临睡前泡脚,但如果条件允许,选在下午的4~5点左右泡泡脚是最有利身体健康的,因为这个时候膀胱经和肾经气血最旺盛,这个时候泡脚,补肾的效果最好。另外,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因为刚吃完饭,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这个时候用热水刺激双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所以,最好吃完饭1小时后再洗脚。

  泡脚水需要加东西吗?

  能坚持长年用温水泡脚已经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普通人不用特意在泡脚水中加入各种中药,如果所加药物不适合你的体质,反而会适得其反。另外,由于热力的作用,泡脚用的物质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不要随便往里面加东西。经常用盐水洗脚其实是会伤肾的,肾功能不好的还容易引起浮肿。

  内寒重的人可以在洗脚水中加一些干姜或者艾叶,但不能天天加,每周1~2次即可,艾叶用一小把,干姜一两块就可以了。

  醋有杀菌、止痒的功效,有脚气的人可以在泡脚的水中加一些。

  还有什么办法让泡脚的效果更好?

  脚底是一个人体的全息穴位反射系统,如果在泡脚时适当地加以按摩,效果会更好。不会按摩穴位也不要紧,在泡脚的同时两脚互相搓动,或者用手搓洗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泡脚的时候喝温水或生姜红糖水,让身体产热,通过出汗让寒湿及时排出体外,这对体内寒湿盛的人很适合。

  茌脚盆底铺上一层鹅卵石,踏在石子上泡脚有按摩足底的作用,能引血向下,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但是这种较大强度的脚部刺激不适合有脑血管疾病的人,以免加重脑部供血的不足。

  其实泡脚这个保健方法贵在坚持,苏东坡就曾说过:“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养生小常识泡脚的最佳时间

  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使泡脚治病的效果更胜于口服给药。

  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泡脚最佳时长:

  虽然沐足对肩背腰腿关节疼痛、失眠、皮肤瘙痒和咳喘等当季常见病、多发病的保健效果不错,但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时间的时间,一味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

  但是,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泡脚最佳水温: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

  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但是,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肤者要注意,由于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

  晚上九点泡脚最养肾

  专家建议晚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

  上班族早上泡脚精力充沛

  之所以选择早上泡脚,是因为夜间睡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脚掌上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洗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能使大脑感到轻松、舒畅,使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给一天的工作“加满油”。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如果时间不充裕,仅进行1次即可,或者仅做按摩,不用热水浸泡。

  结语:泡脚是最方便、最有效的养生方法,特别适合居家养生,所以爱养生的朋友们一定要牢记泡脚1355法则哦~(文章原载于《养生杂志》,作者:江磷,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中国养生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冬季泡脚讲究科学方法 如何泡脚更健康

  冬季天气寒冷,在寒冬的夜晚,很多人都有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这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方式。不仅能驱逐脚步的寒冷,还具有舒缓心情,减缓压力的作用。但是泡脚也讲究科学的方法,那么在冬季该如何泡脚更健康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吧。

  1、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

泡脚下的水温一般维持在38℃到43℃为宜。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最好时常搓动。因为脚踝上有很多经络通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起作用。

  2、泡脚天天泡、按摩隔日按。

有的人会对足底按摩上瘾,天天都想按。其实,只有治疗疾病时,才需要每天按。如果只是以养生为目的,可以天天热水泡脚,但足疗还是建议间隔1到3日一次为宜。按摩消耗气血,即使使用轻柔的手法做按摩,也会因为气血循环加快,有所消耗。如果每次足浴间隔1的到3天,就能让身体充分休养,恢复受损耗的气血,达到养生的目的。

  3、按摩的力度要适当。

足底按摩的各种手法都是为了舒适,放松,以尽量无痛为原则。即使因为某处疼痛而去做足疗,也要以通过足疗按摩使疼痛点变得不痛才对。如果按痛了,说明在相应的反射区存在健康问题或者隐患,然后采取适宜的手法对压痛点进行无痛或者低痛治疗,将压痛逐渐减轻。真的生病了,当然还是需要请医生诊治。但现在城里人的很多亚健康问题,足疗可以非常有效地给予缓解。比如,失眠、便秘,早期的糖尿病、慢性胃炎、更年期症状等吃药可能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足疗效果很不错。

  4、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地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温馨提示:

冬季睡前泡脚不仅能使心情愉快,缓解压力,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好处多多,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做好这些保障身体健康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如何才能保健身体,保障身体健康呢?下面小编告诉你一些夏季养生小常识,让你不再惧怕炎炎夏日,赶紧来看看吧。

  1、热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2、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3、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

  古人云:“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4、喝热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绝妙良方。

  另外,加强耐热锻炼,提高体温调节功能,热适应能力增强,不但可增强体质,还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热症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 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2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6、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预防湿疹痱子。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