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季节养生 秋季养生主养收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

  “秋风秋雨愁煞人”,在秋天里,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并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这就是顺应秋季季节特点,在精神上养收的方法。

  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比如吃些银耳,甘蔗,犁,芝麻、燕窝、菠菜,藕等食物。第二,秋季饮食要“少辛增酸”。所谓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葡萄、山楂、柚子,柠檬。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秋天气候多变,天气渐冷,此时可逐步进行一些耐寒锻炼。那些冬天下水游泳的人,为什么那么经冻呢?他们不就是从秋天开始天天锻炼挨冻,逐渐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的吗?所以,“秋冻”乃是含有积极意义的健身办法,是古今养生都十分强调的秋天养生方法。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一定要多加衣服。

  秋季燥邪易伤人,除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对于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

秋季养生医典草本汤粥 顺应时令“收敛”清肝

一、芡实粉粥

【据典】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煮为粥糊服食,诚如《本草纲目》所言“芡实粉粥,固精气,明目耳”,是一味平补良方,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食材】芡实100克,白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芡实研磨成粉,凉水调匀,倒入沸水锅中,不停搅动至熟,成糊。

【功效】本品固肾涩精、补脾止泻。适于肾虚遗精、脾虚泄泻者,尤其适宜中老年人秋季选用。

【提示】除婴儿外,适合所有人群。

二、莴笋叶汤

【据典】莴笋性味苦、甘、凉,入大肠、脾、胃经,能清热利尿、通脉下乳。《本草纲目》言其“下乳汁、通小便”;《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莴笋还富含氟、碘等元素,生吃熟用都可缓解秋燥,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很有裨益,尤其对秋季常咳嗽的人,莴笋叶有平咳作用。

【食材】莴笋叶200克,猪肉片80克,细粉丝50克,小葱、芝麻酱等调料适量。

【做法】莴笋叶洗净略焯水;起油锅下葱花煸香,加高汤烧开,放入粉丝;猪肉片加少许调料、淀粉腌好,用筷子夹入锅中,放入莴笋叶,调味即成。

【功效】本品润肺止咳、开胃健脾。适宜秋季食用。

【提示】莴笋叶凉拌吃也是佳肴,用芝麻酱、花生碎、松子等同拌佐餐,入秋时分选用最佳。


三、栗子莲藕汤

【据典】栗子味甘,性温,归肾、脾、胃经,能益气补脾,养胃泄泻;莲藕能消积食、止腹泻清湿热,两者结合是很好的秋季滋补之品。

【食材】莲藕750克,栗子20个,葡萄干一把。

【做法】莲藕去节洗净,切片状,栗子去壳,清水适量,同入煲锅炖煮约40分钟,加葡萄干再煲5到10分钟,用糖,或盐调味即成。

【功效】本品清热凉血、健脾开胃。适宜秋季食用。

【提示】早晚都可服食,中老年人秋季首选佳肴。

四、玉米糊粥

【据典】玉米性味甘、平,归胃、膀胱经,能健脾益胃、利水渗湿。还有防癌抗癌、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的作用,适合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等人食用。尤其在秋季,是很好的食疗保健佳品。

【食材】玉米碴、大米各100克。

【做法】①玉米碴、大米淘洗入锅煮,成粥即可;②直接用玉米粉,凉水调开,入沸水锅成糊即可。

【功效】本品调中开胃、利湿通淋。适用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水肿尿少等患者,尤其适用于三高、肥胖的人群。

【提示】习惯食用玉米者,可不用大米。玉米成粥、调糊都是佳品,可常年食用。在秋季,每周多加几餐,益处多多。


五、蜂蜜柚子茶

【据典】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的医疗作用;《本草纲目》言其“去肠胃中恶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不思食,口淡,化痰止咳。”蜂蜜,滋补佳品。

【食材】柚子500克(连皮带瓤),蜂蜜250克(以洋槐花蜜等香味较淡的蜂蜜为最好,不推荐桂花蜜)、冰糖100克。

【做法】柚子用热水泡洗,刮去最外层黄绿色皮,分离柚子肉、皮;柚子皮切丝,以细为好,少盐腌片刻;柚子肉去核、薄皮,用勺捣碎;将腌好的柚皮、果肉和冰糖一同入锅,加清水一碗,大火烧开,改小火熬至粘稠、色泽金黄断火。待汤汁冷却,加蜂蜜调匀即成。可放冰箱冷藏一段时间,口感更好。

【功效】本品清热降火、润肠防燥,非常适合秋季饮用。

【提示】不宜脾虚泄泻者 用。

秋季养生的“秋收,收养”之道

   秋季不仅仅是稻谷秋收,人体也该“秋收”了。秋季养生的“收养之道”到底是收什么呢?

  “秋收养生”记住这3点

  01、收养津液

  1.jpg

  “温燥”见于初秋暑性未消的时候,而“凉燥”起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眼下“凉燥”正当头。

  燥邪易伤肺,也易耗伤津液,人体会出现一派干涸之象。故大家应遵循“秋季养阴”的法则,选择滋阴润燥、滋补润肺、清热降火的膳食,如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萝卜、橄榄、梨、甘蔗等。

  推荐食疗:银耳百合粳米粥

  做法:取水发银耳20克,粳米20克,百合20克,薏苡仁20克,大枣20克;食材洗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成粥即可。

  此方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作用,适用于肺胃阴不足之口干、口渴、咽燥、鼻干,干咳燥咳、大便干结、心烦失眠、阴虚有热等症状。

  02、收养气血

  秋季收养气血要注意自我调节,从饮食上说要少吃辛辣的、凉的、苦寒的食物,应以清淡、甘润为主。

  推荐食疗:红枣鸡蛋汤

  做法:取党参9克,红枣20克,赤小豆20克,薏苡仁20克;食材洗净,同放入锅中,加红糖20克,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

  此方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之作用,适用于秋后疲乏无力、头身困重、小便不利、泻泄等症。

  03、收养心神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们在瑟瑟秋风、阵阵秋雨中容易出现悲伤情绪。在菊花黄如金,枫叶红似火之季,我们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积极和他人交流,进行户外活动,在娱乐中一扫悲伤,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推荐食疗:炙甘草大枣粥

  做法:取炙甘草10克,小麦50克,酸枣仁20克,大枣20克,同放入锅中,加水熬成粥。

  此方具有养心安神,补脾和中之功,用于缓解睡眠差、心悸、心烦、哈欠频作等症。

  多事之秋还要做好这3点

  01、睡眠要规律

  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02、运动要平缓

  可以做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像慢跑、做操、太极拳、散步、登山等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03、进补重在润

  科学饮水是缓解“秋燥”最简单的方法。喝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喝水时,少量频饮,不要一口气喝得太多。

  除了做到以上这几点,也要注意预防“秋瓜坏肚”。在秋季如果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人容易引发腹泻等胃肠道健康问题,所以,脾胃虚弱者应该自觉控制进食瓜果的数量,保护好自己的肠胃。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