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上火常按三个穴位可缓解

  冬季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说肺热、胃热等。原因不同,那就要区别对待了。有三个穴位,经常按摩,可以润燥降火。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证、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这个穴位按摩起来比较方便,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的做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熬夜上火按两个穴 按压照海穴能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a

  涌泉穴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b

按摩两穴位润燥降火 按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巨大,每天忙碌地工作着,甚至经常会熬夜加班,这样长期下来,让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容易出现一些上火的症状,严重时会威胁身心健康,那么该如何降火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穴位按摩降火法!

  中医认为,夜间应该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安静入睡的时段。夜里到凌晨不睡觉,会使人体内的阳气得不到正常的休整,而且熬夜容易耗伤阴气,加上这个时间段正是春燥发威的时节,身体就很容易上火,出现头晕、咽喉肿痛、烦热口渴、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因此中医推荐,按摩两个穴位有助于降火。

  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涌泉穴。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此外,还应该注意尽量有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多饮酒或者咖啡等饮料,饮食则以清淡为主这样有助于身体的及时恢复和调理。

  希望熬夜一族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保证工作的高效率!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