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凸显 呼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导读: 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凸显呼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

  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年轻人背负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小孩”,若独生子女家庭中,有老人出现失能状况,将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凸显呼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

  在他看来,失能老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才可有效地从制度上解决失能老人医疗和养老难题。

  “失能老人”,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失能有不同,有的不会上厕所,有的不会上下床、穿衣,有的甚至还得让人喂饭。不论是轻和重,都得有人照料,这与一般的养老有很大的区别。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养老已成为中国避免不了的关键词,相对健康老人来说,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迫切。

  瞿佳举例说,一个失能老人在护理机构的月照护费用普遍在2000元以上,普通老人难以企及,而商业保险无法满足护理需求,而且还有很多限制条件。

  由于中国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快速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也着眼于失能老人的养老,他曾认为,在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居者,养老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会化问题。

  瞿佳建议,解决生活失能老人的养护问题只有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才可以有效地从制度上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问题。“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不仅能够保障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他还认为,政府要推出覆盖全民的“失能老人护理保险”制度,由政府与个人或家庭按比例各承担一部分费用,当缴费者年老失能需要护理服务时,从中支付相应费用。

  同时,瞿佳表示,要依托高级技工学院、规范化的护理机构等单位,培养培训具有较高水平的护理工作队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专业失能老人医院。这类医院专门为失能老人看病,与其他医院业务分开,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失能老人享受到体贴周到的专业化医疗服务。”

老人养生需注意 五大问题易导致老年人失眠

  现实生活中,不少失眠患者躺在床上难以入眠,而在不该睡的时候能睡着,如在开会时很快睡着。其原因是,他们在该睡的时候习惯于焦虑发愁,导致条件反射性的唤醒和失眠;而在不该睡的场合则没有这些精神负担,就可入眠。这说明情绪对睡眠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在失眠患者中,老年人占有相当比例。医学研究认为,老人容易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五大问题导致老年人失眠。

  1、脑部器质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血管渐渐出现硬化,而且硬化的程度会逐年加重,这是形成高血压病、脑溢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的病变基础。出现脑动脉硬化以后,脑部的血流量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引起脑代谢失调,继而出现失眠症状。

  2、全身性疾病进入老年期以后,全身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诸如冠心病、肺心病、肺气肿、糖尿病、颈椎病等,这些疾病都可严重影响睡眠。


  3、精神心理因素步入老年期以后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退休以后的精神状态和在岗时不可能一样,尤其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常常呈现抑郁状态。

  4、夜间尿频中医认为,人进入老年以后肾气就亏虚了,肾气不足,夜间小便次数增多,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

  5、“忧思”中医学认为,“忧思”与老人失眠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忧,即焦虑发愁、精神沉郁;思,是指集中精神,运用智慧,考虑问题的精神状态。忧则易致肝郁气滞,化火扰动心神而失眠,或伤及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思虑过度则伤脾,心脾血虚,神魄无主,而致失眠。

老年人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COPD,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其他相关的高危因素还包括吸烟、身体状况差、增龄、肥胖、神经系统疾病等。对于诊断不清的呼吸困难或喘息的患者,可行肺功能检查,但不推荐用于普通老年患者。在术后,可鼓励咳嗽、深呼吸锻炼、使用气流计锻炼呼吸和早期活动,以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

消化系统:对于有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病史以及大手术后的患者,应预防发生应激性溃疡。由于禁食、卧床、使用止痛药、术后发生便秘很常见,而铁剂和钙剂均可造成便秘,因此不提倡术后马上使用。建议在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的同时加用通便药。术后腹泻主要见于粪便嵌塞和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