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校园不是一件小事 预制菜有哪些危害

导读: 预制菜进校园不是一件小事 什么叫预制菜 预制菜有哪些危害

预制菜进校园不是一件小事

开学伊始,预制菜进校园(特别是进入中小学校)的话题成为社会焦点,引发了不少家长的焦虑:孩子们长期食用预制菜,安全吗?营养健康有保障吗?

预制菜作为新兴消费品,被职能部门赋予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提振社会消费的重任,也成为很多地方争相发展的产业。不能对预制菜搞污名化,从而丧失行业发展机会,但是,这并不等同于预制菜进入校园的必要性。

不必对预制菜杯弓蛇影、以讹传讹,但是,上班族点外卖点到预制菜,和未成年学生长期吃食堂的预制菜,其健康影响不能等量齐观。有必要对预制菜进校园的正当性、必要性、长久安全性做出全面评估,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如果预制菜真是未来趋势,进校园更不必急在一时。

什么叫预制菜

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稳定的特点。预制菜省去食材采购的烦恼,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直接作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预制菜有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即食食品是指开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制品;即热食品是指只需要经过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即烹食品是指经过相对深加工(加熟或浅油炸),按份分装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锅,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的食品;即配食品是指经过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

预制菜有哪些危害

预制菜虽然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稳定的特点,但是长期食用预制菜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具体如下:

  • 人体吸收营养减少:预制菜是经过提前加工制作而成,其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会减少。食用预制菜前需要重新加热,这样会导致其中营养成分进一步减少,因此长期食用预制菜会导致人体所吸收的营养减少。
  • 增加患癌的风险:蔬菜久放后,其中无机盐会转化为具有致癌效果的亚硝酸盐。预制菜保质期长,被食用前可能存放了很久,其亚硝酸盐的含量要远高于新鲜蔬菜,经常食用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 加重肝肾负担:预制菜需要储备时间较长,且为半熟制品或熟制品,容易变质,因此往往需要添加大量调料和防腐剂。经常食用预制菜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 添加剂过多:为了延长保质期和增加口感,预制菜往往大量添加防腐剂、增味剂、色素等多种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 因此,建议人们平时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少吃预制菜,以降低以上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海南: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 怎么看出来是不是预制菜

    海南: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

    年来,因为方便快捷,预制菜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不过,有关它的争议也不少。近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争论延宕,多地家长在各大平台上都表达了担忧。

    9月17日,海南12345热线在回答市民有关预制菜进学校的问题时透露,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已经做了联合部署,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将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健康安全。

    预制菜都有哪些

    预制菜是指经过处理和加工的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原材料,用于制作各种菜肴、汤料和腌制品。这些半成品菜在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的预制菜有以下几类:

  • 肉类预制菜:如糖醋里脊、红烧肉、狮子头等,这些菜肴需要经过煮、炸、烹、炖等不同的加工步骤才能制作完成,而预制菜可以简化这些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 蔬菜预制菜:如蒜泥白肉、拌凉粉、拍黄瓜等,这些菜肴需要经过清洗、切配、腌制等不同的加工步骤才能制作完成,而预制菜可以简化这些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 汤料预制菜:如骨头汤、鱼汤等,这些汤料需要经过熬制、浓缩等加工步骤才能制作完成,而预制菜可以简化这些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 腌制品预制菜:如泡菜、酸菜等,这些腌制品需要经过腌制、发酵等加工步骤才能制作完成,而预制菜可以简化这些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 除了以上四类预制菜,还有许多其他类型,如快餐店经常使用的调味汁、炸鸡块和汉堡饼等。这些预制菜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效率。

    怎么看出来是不是预制菜

    判断一道菜是否为预制菜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 预制菜通常是配以各种调味料等辅料,经过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
  • 预制菜一般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 观察菜品的外观和质感:预制菜通常外观整齐、形状一致,质感较为均匀。而手工制作的菜品则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形状和质感。

  • 与其他餐厅的同类菜品进行对比:如果同类菜品在不同的餐厅中具有相同的味道和外观特点,可能表明它们是预制菜。

  • 观察菜品的新鲜程度:预制菜通常会在制作后进行冷冻或者真空包装,在加热前很难保持与手工制作菜品相同的新鲜程度。因此,如果菜品没有足够的新鲜感,可能是预制菜。

  • 品尝菜品的口感和味道:预制菜通常由大批量生产,通常会有一种统一的口感和味道,而手工制作的菜品则可能会有更多的个性化特点。

  • 以上为判断预制菜的方法,供您参考。

    学校给孩子吃预制菜 上千名家长送餐 预制菜的缺点

    学校给孩子吃预制菜 上千名家长送餐

    近日,深圳一家长突击其孩子所在的光明区外国语学校的校外配餐公司的视频和相关图片引发热议,视频配文“泡在水池的冻鸡腿”“厨房地板长满青苔湿滑”,还配上一些现场查看到的食材和制餐点现场照片。

    家长表示,现场查看发现不少食材是冻品,面点也有预制的。

    近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一事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多地家长在各大平台上都表达了担忧。

    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的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发视频吐槽,称由于当地中央厨房供餐配送不及时、服务人员不足,开学第一天就出现了数百名孩子下午3点还没吃午饭的情况,有的孩子吃了还拉肚子。目前赣州市蓉江新区已停止对全区幼儿园进行中央厨房配餐。

    另据上观新闻报道,从一些由家长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由于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且校园中食堂关闭后没有就餐的地方,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不少学生只能在校门口蹲或站着,就着家长手中的餐盒快速吃午餐。

    预制菜的缺点

    受大多数人欢迎的预制菜,并非因为快捷就能十全十美了,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瑕疵之处。

      ①对于家庭来讲,如果预制菜成为了每天三餐的主要选择,将会让家庭缺少和家人一起买菜、择菜、洗菜的烟火气,体会不到完整的烹调仪式感。

      ②并且,预制菜的口味都是统一的,是根据调查后大多数人的口味喜好来预制好的,不能实现口味私人化,无法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比如吃一道红烧狮子头,如果选择预制菜,无论你是在家吃还是点外卖,都是一个味道,品尝不到“妈妈的味道或家的味道”。

      ③口感上不如新鲜出锅的菜肴,毕竟它的原料已经被加热处理过一次了,而食客买到手以后还要经过二次加热,口感上会受到影响。

      ④再有,很多预制菜都是经过冷冻保存的,在冷冻的过程中水分凝结的冰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食物的口感和质地,会让食物吃起来有点“粉”。

      ⑤预制菜在口味上可能不及新鲜菜肴,有人对市售现炒鱼香肉丝和料理包鱼香肉丝的风味做了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在整体上的“鱼香”风味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对鱼香肉丝中“鱼香”和“肉”香气具有重要贡献,料理包的鱼香肉丝中杂环化合物检出的种类虽然多于市售菜肴,但含量均较低,导致一些特定的风味物质难以形成,致使料理包中的肉香及发酵香气低于市售菜肴。[3]

      ⑥预制菜的营养较为单一,大多数预制菜为荤食,即便有蔬菜,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常见的都是胡萝卜、豌豆、笋、土豆等储存时间长又不易变色的蔬菜,缺乏绿叶菜。

    预制菜能否代替传统菜

    预制菜与传统菜相比,虽然具有一些优点,例如方便快捷、易于存储和运输等,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菜。

    首先,预制菜在味道和口感上可能无法与传统菜相媲美。另外,预制菜的原材料和添加剂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可能不利于健康。此外,预制菜的价格通常较高,也不利于人们的日常消费。

    其次,预制菜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生产加工缺乏严格的质量监督。同时,由于添加剂和防腐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消费者很难放心食用。

    最重要的是,许多菜肴不仅是菜肴,而且代 了当地的饮食和习俗文化。这些绝不是预制菜肴可以简单地复制的,所以厨师不能用预制菜肴来代替它们。

    综上所述,预制菜虽然具有一些优点,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膳食营养的均衡,适量摄入各种不同的食材,以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本文Hash:531f7e5a0e01e2cb6b94d0b40f1e1f2cce368bea

    声明:此文由 Tin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