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练习方法和要领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秘方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或外伤引起关节软骨退变脱落,关节囊,滑膜、韧带及肌肉萎缩等病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中医称“漏肩风”、也称“冻结肩”。

本病预防当必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式,睡眠时上肢应向前伸,或轻度上举位,避免上肢压于身体下侧,尤其老年人。肩外伤,不应固定于传统位置,上臂应置自然下垂外旋位,最好固定于外展上举位。

遇有轻微外伤,应将上肢保持外展上举位休息,尤其肩撕裂,并保持固定二周。

肩关节外伤手术后,固定时间缩短。最好不超过三周,以免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避免寒受、劳累。

本病虽然病程较长,但通过适当的治疗都能痊愈。若早期发病而未及时治疗,就会使肩关节疼痛加重,功能障碍,久之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中药熏洗法

用药生芪、当归、川芎、桂枝、荆芥、防风、细辛、桑枝、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肉桂、僵蚕、天麻、乳香、羌活。 将上药置脸盆中,水加至多半盆,煮20分钟后,用毛巾蘸热敷洗肩关节。洗后避风。每日洗一至二次,一付药洗七天,每次洗完将药盆放到阴凉处。

针灸


取穴肩髃、巨骨、肩髎、臑俞、肩点臂臑、条口等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按摩推拿疗法


1按揉穴位舒筋法:病人取坐位,上肢肌肉关节呈松弛状态。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拿住患臂腕部,另一手拇指由上肢远端取穴至近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舒筋作用。

2痛点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韧带放松。术者立侧方,一手点按痛点的上方,另一手按揉痛点的下方,双手并用,逐渐下移,反复5~10次。

3腋下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握住病人上肢,另一手拿病人腋下大筋。手法要适当,以病人能够耐受为限。

4肩关节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于侧方,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按揉肩关节,先按揉内侧,后外侧,继而肩背部。手法要先轻后重。

5肩胛推按法:病人取坐位,双手扶膝,肩背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方,以双手拇指推按肩胛肌肉及关节,先从肩胛手缘开始,逐渐向下。

6腋下牵位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关节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牵拉病人腕部,另一手拳在腋下做顶推,两手动作协调有力。

7肩臂旋前、旋后法:病人取坐位,肩肘关节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侧方,一手扶按肩关节,另一手握住病人肘关节,反复作旋前、旋后运动。两手要协调,切不可用蛮力,以免拉伤肌肉组织。

8平拉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测方,一手拉住病人腕部作上下抖动,另一手推按肩部,两手用力相反。 通过按摩推拿起到松驰肌肉,活血化瘀,解痉消肿,松解粘连,活动关节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物理疗法


如超短波、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蜡离子导入等。

封闭疗法


用强的松龙注射液25毫克加0.5%普鲁卡因10毫升,痛点封闭,每周一次。

功能锻炼


除采用上述办法外,自己可以加强锻炼,主动做旋转上肢,上举,后伸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步、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

  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气功养生 详解气功的练习方法和要领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秘方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或外伤引起关节软骨退变脱落,关节囊,滑膜、韧带及肌肉萎缩等病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中医称“漏肩风”、也称“冻结肩”。

本病预防当必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式,睡眠时上肢应向前伸,或轻度上举位,避免上肢压于身体下侧,尤其老年人。肩外伤,不应固定于传统位置,上臂应置自然下垂外旋位,最好固定于外展上举位。

遇有轻微外伤,应将上肢保持外展上举位休息,尤其肩撕裂,并保持固定二周。

肩关节外伤手术后,固定时间缩短。最好不超过三周,以免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避免寒受、劳累。

本病虽然病程较长,但通过适当的治疗都能痊愈。若早期发病而未及时治疗,就会使肩关节疼痛加重,功能障碍,久之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中药熏洗法

用药生芪、当归、川芎、桂枝、荆芥、防风、细辛、桑枝、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肉桂、僵蚕、天麻、乳香、羌活。 将上药置脸盆中,水加至多半盆,煮20分钟后,用毛巾蘸热敷洗肩关节。洗后避风。每日洗一至二次,一付药洗七天,每次洗完将药盆放到阴凉处。

针灸


取穴肩髃、巨骨、肩髎、臑俞、肩点臂臑、条口等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按摩推拿疗法


1按揉穴位舒筋法:病人取坐位,上肢肌肉关节呈松弛状态。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拿住患臂腕部,另一手拇指由上肢远端取穴至近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舒筋作用。

2痛点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韧带放松。术者立侧方,一手点按痛点的上方,另一手按揉痛点的下方,双手并用,逐渐下移,反复5~10次。

3腋下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握住病人上肢,另一手拿病人腋下大筋。手法要适当,以病人能够耐受为限。

4肩关节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于侧方,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按揉肩关节,先按揉内侧,后外侧,继而肩背部。手法要先轻后重。

5肩胛推按法:病人取坐位,双手扶膝,肩背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方,以双手拇指推按肩胛肌肉及关节,先从肩胛手缘开始,逐渐向下。

6腋下牵位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关节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牵拉病人腕部,另一手拳在腋下做顶推,两手动作协调有力。

7肩臂旋前、旋后法:病人取坐位,肩肘关节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侧方,一手扶按肩关节,另一手握住病人肘关节,反复作旋前、旋后运动。两手要协调,切不可用蛮力,以免拉伤肌肉组织。

8平拉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测方,一手拉住病人腕部作上下抖动,另一手推按肩部,两手用力相反。 通过按摩推拿起到松驰肌肉,活血化瘀,解痉消肿,松解粘连,活动关节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物理疗法


如超短波、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蜡离子导入等。

封闭疗法


用强的松龙注射液25毫克加0.5%普鲁卡因10毫升,痛点封闭,每周一次。

功能锻炼


除采用上述办法外,自己可以加强锻炼,主动做旋转上肢,上举,后伸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步、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

  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如何练习气功 气功健脾胃练习方法

大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美白,调理肠胃,帮助消化


1全身美白。家里有浴缸可以把喝过的茶包放进浴缸里,或是直接把茶水倒进浴缸,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滴入一些精油,例如玫瑰、薰衣草等,做个全身美白的SPA。

2隔夜的大麦茶用来刷眉毛,眉毛会变得浓密。

3用温热的新鲜大麦茶来洗脸,也可以达到美白的效果。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茶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

大麦茶制作工艺先进,产品优良,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大麦茶属传统饮品,冷饮具有防暑降温之功,热饮具有助消化、解油腻、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长期饮用,能收到养颜、减肥之功效。大麦茶为纯天然、四季皆宜、适宜各种年龄人群的保健饮品。

大麦茶的副作用


大麦茶是很多女性减肥的首选,在利用大麦茶达到减肥功效的同时还要注意腹泻问题。大麦茶之所以具有减肥的功效,是由于大麦茶有去食疗胀腹、消积进食的功效,通过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以此来达到减肥的功效。如果科学的饮用大麦茶,不但能够达到减肥的功效,同时还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但如果你想要快速的减肥从而大量的饮用大麦茶,势必会导致出现腹泻的情况。

大麦茶具有具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关键在于量的大小。适合的用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即回乳(大剂量)4-6包/天和催乳(小剂量)1~2包/天。哺乳期妇女在饮用时应注意剂量的大小。

空腹的时候不宜喝大麦茶。 大麦茶最好现泡煮就现喝,隔夜或者过来好几天的大麦茶就不要喝了,尤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

注意,冰的大麦茶不要多喝,因为冰过的大麦茶调理肠胃功能很强,除非便秘,不然适量啊。

喝大麦茶不但能开胃助消化,还有减肥的作用,要注意科学的饮用大麦茶,否则会产生副作用哦。

大麦茶的饮用方法



1把大麦茶放入沸水中,煮沸后再煮5-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2把大麦茶直接放入开水浸泡2-3分钟即可饮用。


3把泡好的大麦茶放入冰箱冷藏,风味独特,冰爽清凉,是很好的解暑饮料,适合夏季饮用

由此可见,只要注意用法用量,大麦茶几乎不含有任何的副作用,是纯天然的健康茶饮。而且在冲泡大麦茶的时候还不用担心会弄脏茶具的情况出现,适量多喝还不会污染牙齿,长期饮用大麦茶能起到养胃、美容养颜、减肥的效果。

大麦茶减肥吗


大麦茶是选用优质大麦,经过炒制、炭火烘焙和粉碎制作而成,无任何添加剂,100%保证大麦茶的原滋原味,其茶性温和,口感醇厚爽滑,浓浓麦香,营养丰富,无糖低热量,长期饮用有开胃、助消化、减肥的效果。

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茶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

常喝大麦茶可改善肠胃功能又可减肥,久坐电脑前的白领一族不妨每天喝上几杯大麦茶。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不仅自己 的肠胃功能好了,便秘慢慢消失了,体重降下来了,整个人也神清气爽起来。

结语:

看起来大麦茶真是个好东西啊,美白减肥,还没副作用,大家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喝两杯哦!

  元气来源于肾,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藏于脐下三寸的丹田。一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一元气愈充沛。脏腑器官功能愈强健。”由此可见。丹田之气即是元气。元气对脏腑功能的发挥十分重要。再加上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吸入的氧气比自然呼吸法所吸入的氧气要。

  促进了脾胃经络的气血循环。以及舌抵上颚,即气功界所称的沟通任督二脉, “督脉乃阳脉之海”、 “任脉是阴脉之海”,任、督二脉的沟通,使丹田之元气加充盈和流畅。因此,起到了促进了脾胃生理功能的作用。

  (2)通过形体动作,刺激人体经络,起到疏通脾胃经络的作用

  1、关于脾胃经络。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即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道,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人之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大趾内侧上行内踝。

  沿下肢内侧至腹部,挟脐四寸上行抵胸。再斜侧下返抵胁下六寸而止。足阳明胃经刘起于眼眶下缘,下循鼻外穿过面颊部。一支脉经耳前至头顶额颅,另一支脉从面额沿喉咙侧至肩甲缺盆,直下经乳头至腹部距中线二寸下行,再沿下肢外侧前缘抵足跗。

  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而止。疏通脾胃经络对促进脾胃的功能十分重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能疏通脾胃经络的相关功法。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需单举”,一掌上托,一掌下按。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再如健身气功·易筋经中的“九鬼拔马刀势”,展臂扩胸后,一手在上。

  于头后方以掌心掩耳,一手在下,以手背贴于脊柱,上手内合。手上推。且身体侧转目视后脚跟。两功法能疏通脾胃经络。

  3、疏通脾胃经络功法之功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调理脾胃需单举”及健身气功·易筋经的“九鬼拔马刀势”。通过形体动作的托按、拉伸、展体、内合、扭腰等,对应拉伸了人体的脾经和胃经。

  使脾胃经络一松一紧。一张一弛,这就疏通了脾胃经络,促进了经络内的气血循环,从而促进人体的脾胃功能。正如东汉名医华佗所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本文Hash:4cd6bb296b71b3777932c2ed675d11a28b24a4e3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