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臀位如何变头位

36周臀位可以通过适当运动、膝胸卧位、外倒转术等方式变头位。

1、适当运动: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活动,促进胎儿在宫内活动,使胎儿自我矫正胎位,但是36周时胎儿体积很大,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有限,因此自我矫正胎位的概率很低。

2、膝胸卧位:也就是跪在床上屁股撅高,每天做20分钟,这个动作也有助于胎儿在宫内活动改变胎位,但是这个办法在怀孕36周以后效果也很有限,变为头位的概率较低。

3、外倒转术:患者可以使用外倒转术来改变胎位,外倒转术是指产科医生在孕妇的腹壁用手进行操作,通过外力作用,逐步的改变胎儿的胎位,成功率大概在20~30%左右。

怀孕期间需要注意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避免熬夜,还可以适当运动,饮食需要注意清淡,营养均衡,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芹菜、火龙果、胡萝卜、猕猴桃等,还可以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鱼肉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姜等,也需要避免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如炸鸡排、冰激凌等,还要遵医嘱定期产检,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桡骨小头半脱位如何复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多数是在在无准备的情况下,猛力牵拉患儿前臂,造成肱桡关节错位而产生疼痛的一种情况,桡骨小头半脱位主要是通过手法复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一般发生在婴幼儿的概率比较高,会导致患者出现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能旋后和屈肘,桡骨小头半脱位比较有效的复位方法是通过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时是握住患者的肘部,将拇指置于桡骨小头部位,另一只手握住前臂的远端,轻轻牵拉前臂和伸屈肘关节,并在旋转前臂的同时用握住肘部的一手的拇指向尺侧推挤桡骨小头,听到较明显的一声弹响,则脱位的桡骨小头可能已经复位,在复位后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个拍片检查,确定复位的情况。

桡骨小头半脱位平时要防止跌补,避免暴力牵拉,防止出现反复脱位脱位的情况造成习惯性脱位。

穴位如何养生 四大养生穴位要常按

1.养老穴

我们不仅希望爸妈长寿,还希望他们能够活得有质量,年老也能够耳聪目明。我们身体上就有这样一个穴位,叫做养老穴,经常按揉就能起到聪耳明目、养颜美容的效果。 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刺激养老穴则能够调节小肠的腑气和疏通小肠经经气,使水谷精微上升至头面五官,濡养眼、耳、鼻等五官,使耳聪目明;通过小肠经的输布,温养面部肌腠,润泽面部皮肤皮毛,起到养颜美容的作用。养老穴除了适于按揉外,也可以艾灸。

取穴方法1: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近端平齐的骨缝中是养老穴。

取穴方法2: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养老穴。 每天坚持按摩3到5分钟,早晚各一次。

2.关元穴

冬季,很多中老年人有身体怕冷的症状,这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了,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 按摩关元穴有良好的延年保健作用。此外,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的作用,并能通调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可主治泌尿、消化、肝胆等方面的疾病,如脾肾虚寒引起的泄泻,均可按摩关元穴。还可以用艾灸关元穴,他可补肾固元防寒。

取穴方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关元在脐下3寸,即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点处。

3.足三里

历代医家把足三里作为治疗久病体虚,强身保健的第一要穴。民间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鸡”、“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说法。 如果你的消化系统不好,刺激足三里能使胃肠吸收功能增强,按摩足三里穴可迅速缓解胃脘痛等胃腹部症状。还可以艾灸足三里,他可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中风等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差、抵抗力减弱患者宜用此法增强体质。

取穴方法1:在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取穴方法2: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4.人迎穴

冬季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我们不妨经常按揉人迎穴,可起到行气活血、防治高血压和中风的作用。中医认为,人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是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四海”都有其相应转输的部位和穴位。人迎穴是人体“气海”输注的穴位,是调气、补气的主要穴位之一。气对血有温煦、推动、统摄等作用,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淤。因此,高血压、中风之类的血脉病变的根源在于气,调气、补气为治疗根本。

取穴方法:取穴时,人呈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按摩同时让被按摩者屈伸活动,来加强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 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一两次。

本文Hash:2dcca99510ba136f7bd76f2f58d146dd3367ea3d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