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的发病机制

​癔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癔症是一种原始的应激现象。所谓原始反应即人类在危机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本能反应。包括:

①兴奋性反应如狂奔、乱叫、情感暴发等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

②抑制性反应如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等。

③退化反应如幼稚行为、童样痴呆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癔症是一种有目的的反应。临床实践发现癔症常常发端于困境之中或危难之时,而且癔症的发作往往能导致脱离这种环境或免除某些义务。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来看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是特别的明确,所以只是推测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系。

第一个是环境因素。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有一定的地区分布性。

第二个是遗传因素。主要是和易感基因有关系,携带易感基因的,它的发病率要比别的人高一些。

第三个是微生物的因素。微生物因素主要是肠道菌群的失调,有助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个就是免疫性的因素。正常的肠道下也是有一个低度的炎症反应,但是如果机制平衡导致了破坏,就有可能会出现过度的炎症,从而出现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难以停止的发作与缓解交替的肠道天然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反应。导致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溃疡经久不愈,炎性增生等病理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不同亚型,组织损伤的基本病理过程相似,但是可能由于致病因素以及机制上的差异,导致相关的病理表现不同,对于病理学不能够确定为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严重性结肠炎称为未定型结肠炎。

败血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败血症是由于感染某种病原菌而引起的血流感染,本病主要的发病机制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细菌的种类、数量以及细菌的致病毒力。如果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就可能感染细菌,细菌包括革兰(-)菌,革兰(+)菌,厌氧菌等。

如果毒素比较多,就有可能会导致各种内毒素或者外毒素分泌增加,引起多脏器功能的损害,还可能会导致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DIC。

本文Hash:eb49d00d24c77e93ca81e20aabf5160f0b42de8c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