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来说,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而且发病机制可能是多步骤的,目前认为至少有两类分子事件共同参与、白血病的发病,即所谓的二次打击学说。

其一,各种原因所致的造血细胞内一些基因的决定性突变,激活某种信号通路,导致克隆性异常造血细胞生成,此类细胞获得增值和生存优势,多有凋亡受阻的情况。

其二,一些遗传学改变可能会涉及某些转录因子导致造血细胞分阻滞或分化紊乱。

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凡是能够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以产生溶血性黄疸,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蛇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引起的溶血。

其发病机制表现有以下一些方面:由于人体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从而导致了黄疸的出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特别是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

二、化学因素,特别是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苯等,抗肿瘤药物与苯对骨髓的抑制与剂量相关,但抗生素、磺胺类以及杀虫剂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剂量关系不大,但是与个人敏感有关。

三、长期接触X线、镭,放射性核素等可以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干扰骨髓细胞生成,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传统学说认为在一定遗传背景下,再生障碍性贫血作为一组后天暴露于某些致病因子后获得的抑制性综合征,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和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以及免疫异常等。

本文Hash:02ec81f76a9eb28e92ee84e349842d3065f19e96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