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一、肝硬化在内科学上是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分水岭,也是病情预后的分水岭,以往在临床上较难判断的、诊断的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近年来由于肝组织活检的广泛应用。

二、通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组织活检标本内存在肝脏假小叶即可诊断为肝硬化,临床诊断肝硬化必须具有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两组症候群。

三、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较差,而且原发性肝癌发生率高,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为每十万人口中403人到十万人口中的470人,而肝硬化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为十万分之820到十万分之2247,所以说诊断肝硬化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指导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标准是什么

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标准是肝脏活检病理检查,除了可以诊断早期肝硬化以外,还可以了解肝硬化的组织学类型及肝细胞受损结缔组织形成的程度。肝脏病理检查把肝纤维化分为4期,病理的1~3期归属于纤维化,4期表明已进展到早期肝硬化,肝脏有假小叶的形成。

肝硬化早期一般是指肝硬化代偿期,此期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可无明显的异常。如果有典型的蜘蛛痣、肝脏增大、变硬不平、脾大等,应高度怀疑早期肝硬化,除了做肝脏病理检查来诊断早期肝硬化以外,临床还可以通过肝硬度检测来帮助诊断早期肝硬化,如果肝脏的硬度在9~12.5kpa时,多考虑有纤维化,如果肝脏硬度检测值大于12.5kpa以上,就可以考虑有肝硬化。

果糖胺测定的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果糖胺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正相关,并且不受高脂血症、血红蛋白病和年龄的影响,由于它能反映最近一至三周血糖控制的情况,对于急性代谢失常的糖尿病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状态及糖尿病合并妊娠,胰岛素强化治疗等尤为实用。

果糖胺测定,也适用于鳞状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病,尿毒症患者,但若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三十克每升,检测血清果糖胺的结果偏低,不能很好反映血糖实际浓度,而果糖胺比白蛋白指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果糖胺比白蛋白指数等于果糖胺乘以一百除以白蛋白,果糖胺不能作为筛查糖尿病的依据,但是可以作为追踪病情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本文Hash:a29754015b25d9df0785d9b37e5172088e1dd60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