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医传统方 除狐臭吃出体香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造出”体香?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介绍几个中医传统方子,可令香气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专家观点:想要香体先要祛除浊气
  说起中药香体,很多人会想到《红楼梦》中薛宝钗使用过的“冷香丸”,其原料来源极为难得,即将春天的白牡丹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600克收集研磨,加上“雨水”那天的雨水、“白露”那天的露水、“霜降”那天的霜,“小雪”那天的雪各50克调匀,再混合蜂蜜、白糖各适量,做成龙眼大的丸子,藏在梨花树下,使用时用黄柏水调和服用。服用之后能让身体散发出幽香,但是它的功效主要是清除体内的胎毒,香体只是一个意外收获。
  按照传统观念,中药香体方主要是通过药物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祛除体内的痰湿浊气,让皮肤更加红润光滑,或是有些药物确实有芳香物质,服用后经过新陈代谢,将香气从身体散发出来。但总体上来说,体香不仅是一种身体状态的反映,还是整个身体机能健康运转的一个表现。所以,想达到体香的目的,要先祛除身体的浊气,让气血充盈、经脉功能正常。
  ●专家荐方:体质不同香体方各异
  肺胃有热致身臭者——如意方
  《医心方》中记载,如意方制法为:甜瓜子、松树根、大枣、炙甘草各等份,共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6~9克,温开水冲服,一般20天后即有效果,30天后则身体香,100天后衣服、床帏均有香气。尤适用于肺胃有热或下焦湿热所引起的身臭者。

  有汗臭者——贵人挹汗香方
  此方出自《必用全书》,是一种操作比较简单的方子。具体方法是:丁香40克,川椒60粒。将丁香研成细末;川椒打碎,混合拌匀,用绢袋盛装,佩戴于胸前,能绝汗臭、香身。尤适用于体有汗臭者。
  有狐臭者——治狐臭方
  治狐臭方是《本草纲目》中的方子,重点是祛除身体的臭气,对增加香气作用不是很大。方法简便易行:将小龙眼核6个与胡椒14粒研成细末,遇腋汗出时即用药擦腋下,能除狐臭。
  无疾病者——香身散
  香身散是《备急千金翼方》中的方子。具体方法是:取冬瓜子、松根白皮、大枣各30克,共研为末,每次用酒送服1克左右,每日2次。适用于任何人群,平时服用能香身。
  既香身又美肤者——香身丸
  香身丸制作比较复杂,参与的药物众多。具体方法是:大枣肉(大枣去核)、肉桂、冬瓜仁各100克,松树皮500克,白蜂蜜1000毫升。将枣肉研成枣泥;肉桂、冬瓜仁、松树皮(两层白皮,不用外层粗皮)研极细末,与枣泥相拌,用蜂蜜调和为丸,每丸如龙眼大,每日早晚各服2~4丸,久服能香身、美容、白嫩肌肤。
  此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达到香身的目的,即用六种药物泡茶喝,或做成丸剂服用,或洗浴皆可,这六种药物为:木香、苍术、丹皮、丁香、五加皮、茉莉。泡茶时,各取5克冲饮,半个月开始有效;做丸剂时,各取50克研为细末,用蜂蜜200毫升搅拌为丸,每丸重约2克,每天1次,每次4丸;洗浴时,每次各取20克煎水500毫升,冲进盆池泡澡1小时,每周2次。

七有效中医药膳方 祛除体臭芳香逐秽

 香身除臭方是指具有使身体、衣着芳香洁净、并祛除体臭的一类方子。其作用机理为芳香逐秽,散风除湿,止汗除臭,调和气血。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石英粉、青木香、麻黄根、附子、甘松、藿香、零陵香各等分。7味药,除石英粉外,同捣筛为细末,用夹绢袋盛,沐浴之后,取适量香粉均匀地涂于身上。
 本方香肌美容,爽身止汁。

 [方二]


 沉香、麝香、白檀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甘松香、藿香、细辛、川芎、槟榔、豆蔻各30克,香附子15克,丁香1克。14味药,捣筛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日久含之、咽津味尽即止,忌五辛,阴虚火旺及动血之人慎用。本方不宜久服,以防温燥助阳伤阴。
 本方服后令人身体百处皆香,且爽口。

 [方三] 


 片脑3克,麝香1.5克,硼砂9克,薄荷6克。药为极细末,熬甘草膏为九,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用1丸噙化。
 本方可令全身香。

 [方四]


 白芷、薰草、杜若、杜蘅、藁本各等分。做蜜丸,日服3丸,暮服4丸。
 本方令人香,20日足下悉香。

 [方五]


 沉香90克,零陵香、丁香、麝香各45克,甲香3克,薰陵香、甘松香各6克,檀香3克,藿香、丁子香各15克。10味过筛,蜜和,用熏衣瓶装。
 本方可令衣香。

 [方六]


 牡丹30克,甘松1克。将药捣为细末,每洗衣、最后泽水3克。
 本方用于香衣。

 [方七]


 官粉300克,密陀僧、白檀香各30克,黄连15克,冰片、麝香各少许,蛤粉150克,轻粉、朱砂各6克,金泊5个,鹰条3克。诸药研为细末,和匀,晨起或淋浴后,将香粉均匀地涂于面部及全身皮肤上,过一段时间后洗去。
 本方香肌腻肌,解毒疗疮。

 [方八]


 零陵香、甘松、白檀各15克,木香、麝香、冰片各0.3克。药共为细末,袋装,置衣箱内。
 本方可以香衣。

人体易上五种火 中医小验方去除

  春天气候干燥,人体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引起“上火”症候。常见的上火有心火、肝火、肺火等5种。下面为您介绍上火症状及去火验方。

  中医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实火很多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怎样来分辨是实火还是虚火呢?其实通过看二便和发热情况就可做出初步判断: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如果体温在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凉,身体忽冷忽然,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常见的5种“火”

  1.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心烦易怒等,可服用牛黄清心丸以降火。2.肺火: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天冬、麦冬泡茶。3.胃火: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可吃些有滋养作用的梨、甘蔗、蜂蜜等。4.肝火: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服用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5.肾火: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烦躁、腰酸腿痛,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如何“去火”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休息。其次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春季是身体各脏器“火症”的多发季节。无论是哪种内脏器官出现的“火”都和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是人们抵御疾病的重要“灭火剂”。

 

 “去火”中医验方

  喉干嗓哑:饮淡盐水或饮橘皮糖茶。

  咳嗽有痰:桑树皮10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服,可治清晨多痰。

  口长水泡:切几片生姜细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泡可渐渐消失。

  咽喉肿痛: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疼痛,或用一匙酱油漱口,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

  口干舌燥:鸭梨20克、杏仁12克、百合15克、枇杷果20克、粳米50克、蜂蜜少许,把洗净的百合、杏仁和粳米用大火煮,一边煮一边搅拌。煮到米粒开始膨胀,米水融合时再换小火。把梨去皮切成丁,枇杷切成小丁。放入枇杷丁,稍稍搅拌,再放入梨丁。等到粥熬好后,放到温度稍凉,再加点蜂蜜即可服用。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