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穴位治夏季常见病 感冒按摩迎香穴大椎穴

导读: 吃胡萝卜减肥的秘方 材料: 做法: 材料: 做法: 材料: 做法: 2胡萝卜馅饺子 3胡萝卜土豆泥小饼 肠胃不适按摩神阙、足三里穴 颈椎病按摩风池、风府穴

吃胡萝卜减肥的秘方

水煮胡萝卜


材料:

2根胡萝卜。

做法:

1把胡萝卜洗净、切片。

2在锅中倒入两碗水,然后放入胡萝卜片以中火煮到胡萝卜片变软为止。

瘦身吃法:每天早上空腹将胡萝卜连汤一起喝下去,中饭和晚饭照常吃。如果要继续减肥,隔一个星期再服用,定能达到MM预期的目标。

鲜榨胡萝卜汁


材料:

胡萝卜2根。

做法:

1将胡萝卜洗净,横切成圆块状。

2把切好的胡萝卜放入榨汁机直到榨出呈黏稠状胡萝卜泥即可食用。

瘦身吃法:每天喝胡萝卜汁1~2次,饭前喝,不必控制饮食,根据自身体质及身体状况确定饮用量,只要有毅力坚持一个月,就能轻松瘦10斤。

胡萝卜番茄饮


材料:

胡萝卜50克、番茄1个、酸奶半杯、柠檬汁1小匙。

做法:

1把胡萝卜洗净后切成碎块,番茄去蒂、洗净后切成梳形,备用。

2将胡萝卜和番茄放入榨汁机中,高速粉碎后将汁倒入玻璃杯中,加酸奶、柠檬汁调味即可。

瘦身吃法:每天早上配以早餐一起饮用,不仅美味,瘦身力也超强。

吃胡萝卜的好处胡萝卜有效增强免疫力


胡萝卜最能补充维生素A


有关资料表明,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首都儿科研究所营养室的专家强调,缺乏维生素A就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一旦感冒或腹泻,体内维生素A的水平又会进一步下降。维生素A缺乏还会降低人体的抗体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维生素A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实。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在众多食物中,最能补充维生素A的当数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要充分吸收其中的胡萝卜素,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萝卜应烹煮后食用,要保持其营养的最佳烹调方法有两点:一是将胡萝卜切成块状,加入调味品后,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将胡萝卜切成块状,加入调味品后,与猪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用压力锅炖15~20分钟。胡萝卜素容易被氧化,烹调时采用压力锅炖,可减少胡萝卜与空气的接触,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高达97%。

胡萝卜应该烹煮后食用


但是,可能很多儿童不能接受胡萝卜特殊的味道,令家长十分头痛。可将胡萝卜与肉、蛋、猪肝等搭配着吃,或将胡萝卜做成饺子、包子、馅饼,做炒菜加几粒小丁香可去掉一些怪味。

胡萝卜营养食谱


1胡萝卜肉末汆丸子

将胡萝卜擦丝剁烂,加肉末、鸡蛋、淀粉、盐、葱花,调匀,制成小丸子,放入沸水中。

2胡萝卜馅饺子

或包子将胡萝卜擦丝剁烂,加肉末、盐、油、味精、少量香菜,和成馅,做成小饺子或小包子。还有一点得说说,吃胡萝卜馅饺子、包子不宜沾醋,因为酸会破坏胡萝卜素。

3胡萝卜土豆泥小饼

将胡萝卜和去皮的土豆蒸烂,压成泥,加葱花和少许盐、味精拌匀,做成小饼,油煎成外焦里嫩。

  肠胃不适按摩神阙、足三里穴

  夏天,拉肚子、呕心、食欲不佳是最常见的,除了保持食物的干净新鲜外,还可以试试按揉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2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具体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进行摩腹5—10分钟;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注意事项:此法只可作为平时保健方法之一,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久治不愈还应积极诊治。

  颈椎病按摩风池、风府穴

  空调间里脖子、后背僵硬这些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常见,如何改善这些不适,可以试试按揉风池穴(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2寸处)。

  具体方法: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分钟。

  注意事项:手法应轻柔,用力不宜过重。颈椎病保健和自我治疗前应明确诊断,还应积极进行合理、有效、对症的运动。

中医按摩可祛除疾病 感冒按摩迎香大椎穴

  按摩是中医疗法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那么大家对中医按摩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普及下中医按摩的知识吧,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寻找如何按摩祛除疾病的吧!

  感冒按摩迎香、大椎穴

  在空调间里,室内与外界温差较大,加上工作压力较大,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感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试试按揉迎香穴(鼻翼旁凹陷处)和大椎穴(低头时,颈部最高点下凹陷处),如果有头痛的症状,可以试试上文中的头痛穴位。

  具体方法:印堂、太阳、百会穴,在有头痛症状时可以使用;两手食指按揉迎香穴1—3分钟;右手中指端按揉大椎穴3分钟。

  注意事项:感冒可能会引起很多并发症,这种按摩方法不但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而且还是以保健为主。如果进行治疗后发现其感冒的正确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出现加剧的情况,应该立即就医。

  头痛按摩印堂、太阳、百会穴

  很多白领族都因为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再加上空气流通效果并不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很容易引起头痛的现象。

  除了排除一些疾病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摩以下几个部位:印堂部(即前额部)、印堂穴(两眉中点处)、太阳穴、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

  具体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中、无名指由内而外按揉印堂部1~3分钟;两手中指按揉印堂穴1分钟;两手拇指按揉两太阳穴1分钟。右手中指端轻轻按揉百会穴1分钟。

  注意事项:头痛可大可小,在临床上不但可能单独致病,而且还能够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因此建议大家在进行自我治疗之前应该找相公的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以避免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出现。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按摩力量不宜过重,以适应和适宜为度。

  颈椎病按摩风池、风府穴

  空调间里脖子、后背僵硬这些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常见,如何改善这些不适,可以试试按揉风池穴(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2寸处)。

  具体方法: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分钟。

  注意事项:手法应轻柔,用力不宜过重。颈椎病保健和自我治疗前应明确诊断,还应积极进行合理、有效、对症的运动。

  肠胃不适按摩神阙、足三里穴

  夏天,拉肚子、呕心、食欲不佳是最常见的,除了保持食物的干净新鲜外,还可以试试按揉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2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具体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进行摩腹5~10分钟;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注意事项:此法只可作为平时保健方法之一,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久治不愈还应积极诊治。

  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大致分为7类

  1.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各种振法、各种揉法、各种抖动法等。

  2.摩擦类手法:推法、运法、擦法、刮法、搓法、摸法、梳法等。

  3.挤压类手法:按、点、压、掐、捏、抓、弹法等。

  4、叩击类手法:各种拍法、击法、点穴法等。

  5.运动关节类手法;各种摇法、板法、伸屈法、端法、顶法等。

  6.复合类手法:推摩法、按揉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旋转法、摇按法等。

  7.特定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背法、踩跻法等。

按十穴位防秋季疾病 合谷穴主治感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喜爱做的事情,通过养生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防治疾病,还能够延年益寿,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养生方法,接下来小编就告诉大家秋天应该多按的10个穴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1、合谷穴

——(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

  ②、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2、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

  ①、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

  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3、内关穴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手少阴心包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②、用右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心痛、心烦、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心胸部各种疾患、失眠、癫痫、癔病等,且能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4、殷门穴

——(在大腿后侧、臀横纹至腘横纹正中央联线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正坐床上或凳椅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腿痛、腰背臂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疼痛、腰间盘突出等。

  

5、风池穴

——(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6、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

  ③、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7、后溪穴

——(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主要穴位。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

  ②、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针5~8分。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项强痛、鼻衄、耳聋、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指挛急等。

 

 8、环跳穴

——(在臀部、大腿外侧、大转子后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5~8分。

  按摩方法:

  ①、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②、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腰胯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等。

  

9、阳陵泉穴

——(在小腿外侧,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余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保健作用:主治腰腿痛、老寒腿、鹤膝风、高血压、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等。

  

10、昆仑穴

——(在外踝后5分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也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主要穴位。针5分,针刺角度向内踝前缘,孕妇忌针。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②、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衄、腰背痛、足跟痛、背拘急、坐骨神经痛、小儿惊风、腓肠肌痉挛等。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