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车-头部穴位

导读: 「足阳阴胃经穴」 颊车 位置: 功效: 主治: 方例: 刺灸法:

《针灸甲乙经》:“在耳下曲颊端陷者中,开口有孔”;《针灸资生经》引《千金要方》:“在耳下八分,小近前。”

  「足阳阴胃经穴」

  颊车

  位置:

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咬肌中,按压肘有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耳下曲颊端陷者中,开口有孔”;《针灸资生经》引《千金要方》:“在耳下八分,小近前。”

  功效:

利牙关,祛口颊风邪。

  主治:

古代记述:口眼歪斜,口噤,失音不语,牙痛不可嚼物,含颊肿痛口急,颈项强痛不得回顾,恶风寒。

  近人报道: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腮腺炎,牙髓炎,急性牙周炎,颞颌关节炎,咬肌痉挛。

  方例:

口眼歪斜:①颊车、地仓。②颊车、水仓、小沟、承浆、听会、合谷。

  口噤不开:颊车、承浆、合谷。

  火牙痛:颊车、合谷、二间、内庭、涌泉、行间。

  牙髓炎及急性牙周炎(下牙):颊车、大迎、承浆、合谷。

  急性腮腺炎:颊车、翳风、合谷。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或沿皮向前(地仓)透刺1~2寸。

头部穴位有哪些作用?头部穴位取穴窍门

头部穴位在哪?头部穴位取穴窍门

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为家庭疗法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1、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2、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3、水沟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4、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5、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头部穴位取穴窍门

若找到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痛、硬结、感觉敏感、色素沉淀、温度变化等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有极大的不同。

人迎-头部穴位

颈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当结喉旁1.5寸。《灵枢·寒热病》:“在婴筋之前”;《针灸甲乙经》:“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素问·阴阳类论》王冰注:“结喉两傍……一寸五分”;

  「足阳阴胃经穴」

  人迎

  位置:

颈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当结喉旁1.5寸。

  《灵枢·寒热病》:“在婴筋之前”;《针灸甲乙经》:“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素问·阴阳类论》王冰注:“结喉两傍……一寸五分”;

  功效:

平气、降逆。

  主治:

古代记述:咽肿、咳嗽、胸满、喘息、瘿气、瘰疬、吐逆霍乱,头痛,身大热,狂言而妄见妄闻,项肿气闷,食不下,耳鸣腰痛,呕吐有痰。

  近人报道:急、慢性喉炎,扁桃腺炎,高血压,低血压,甲状腺肿。

  方例:

霍乱、头痛、胸痛、呼吸喘鸣:人迎、内关、关冲、三阴交、下三里。

  高血压:人迎、曲池、足三里。

  刺灸法:取仰卧位,缓慢进针,直刺0.3~0.5寸。不可刺破动、静脉,不留针,不宜取坐位针刺或刺激过强。禁用直接灸。

  其它:

交会穴:《针灸大成》:足阳明、少阳之会。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