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胀哪些穴位能帮忙 三个穴位治胃胀

导读: 胃胀的症状: 治疗胃胀的穴位 舒缓胃胀气的小妙招:

胃胀的症状:

一、觉得胃痛胃胀胃酸明显加重,伴随着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二、心窝部隐隐作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但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

三、食欲不振,饭量开始减少,经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一天比一天消瘦,相继伴有乏力、贫血;

四、肚子发重,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便形异常,多为粘液便或溏薄稀便,排便有轻微疼痛。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黑便的情况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药失效,腹泻症状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治疗胃胀的穴位

1.内关穴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2.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3.足三里穴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胃胀打嗝的按摩法:用两手拇指的侧边分别按压脸上两腮凹陷之处(打嗝时感觉到跳动的地方,按压的力度是设法不让它跳),持续按压数分钟后就可解决问题。另外,平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放松精神,适量运动,对预防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很重要。

舒缓胃胀气的小妙招:

1.画圆按摩胃周用清凉的薄荷油(万金油、白花油),沿著胃部画圆按摩。

2.做简易的舒缓运动蹲下以手环抱屈曲双腿,将大腿贴近肚子,有助于肠胃消化、解除胃部闷胀感。

3.嗳气排气胀气时多走动,嗳气或排气,让肠胃保持弹性,毫不要催吐,会导致胃食道逆流。起来走一走,能嗳气或排气更好。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有哪些穴位 三个穴位来帮忙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怎样治愈胃溃疡 这几个穴位能帮忙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睡眠没规律,导致许多人胃溃疡。如果胃溃疡初期不注意,任其发展,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胃穿孔甚至胃癌。所以肠胃不舒服时一定要注意起来。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胃溃疡是怎样产生的,教大家如何不用去医院,自己治愈胃溃疡。

胃溃疡是怎样产生的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胃黏膜细胞分泌碳酸氢盐和糖蛋白的能力减弱。很多胃溃疡患者都是工作紧张的人士,这些人由于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胃黏膜细胞疲劳,功能下降。同时,经常喝酒、抽烟、喝咖啡的人也易得胃病,是因为这些物质可以直接伤害胃黏膜细胞。

看完了发病机制,治疗的思路也就水到渠成了,那就是:削弱攻击,增强防守。

一、运用经络穴位

1.中脘

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对消化类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很有效。

2.胃腧、脾腧

这两个穴位位置比较近。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腧主要治愈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脾腧穴”是专门负责外散脾脏湿热之气的。

3.足三里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此穴位于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即足三里穴。

二、要彻底治愈还是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改正不好的饮食习惯。精神紧张、烟酒、咖啡、西药等都应该尽量避免。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