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位的位置及常见功效

导读: 大椎穴位图 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的取穴方法 按摩方法 按摩大椎穴位的作用

大椎穴位图

大椎穴位置

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穴的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注:头低下然后最高的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然后你就凭着手指的触觉,往下一点突起的就是第一胸椎了 )

按摩方法

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按摩大椎穴位的作用

1、舒缓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霍乱、呕吐、风疹、颈椎病、发热、中暑。

2、治疗面部色斑、粉刺、湿疹、过敏皮肤、黄疸。

3、治疗肩背疼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

地五会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功效

地五会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聋、腹泻等作用,地五会穴的位置: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详见本文图解地五会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1、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2、穴位图


3、位置

地五会穴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4、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小趾向上跷起,在第4、5跖骨之间可见一凸起肌腱(即小趾神肌腱),在该肌腱的内侧缘凹陷处即为此穴。

5、功效

散风清热、舒肝消肿,通经活络。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人迎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治疗功效

人迎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高血压等作用,人迎穴的位置: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详见本文图解人迎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1、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2、位置


人迎穴在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3、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头微侧,从喉结往外侧2横指,可感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处即为此穴。

4、功效


理气降逆、利咽散结、利咽散结、通经活络。

5、主调病症


咽喉肿痛,咯血,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