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常做事竟危及生命,起床后先喝水会滋生细菌

导读: 打喷嚏时用手捂 眼药水滴在黑眼球上 掏耳朵 起床后先喝水 指甲剪得过短 用指甲剔牙 乘车打盹 腰带系得太紧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看似很正常的习惯或行为,往往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今天小编就列举几个我们生活中经常做却藏有健康隐患的行为,看看你做过没。

  打喷嚏时用手捂

  由于打喷嚏是一种很突然的行为,很多人在打喷嚏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用手捂住,一方面为了形象,另一方面也是防止细菌传播。但是打喷嚏用手捂住的话,喷嚏里的感冒病毒会附着在手上,而且这些病毒存活时间长,可以能够在皮肤上存活3个小时,病毒可能很容易通过接触,进入我们的眼睛和鼻子里,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如果打喷嚏来不及用手绢、纸巾来遮挡,建议挽起手对着胳膊打,至少会阻断感冒病毒的传播,因为你总不会用胳膊来接触眼睛跟鼻子这些地方吧。

  眼药水滴在黑眼球上

  眼药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照随处可见,很多人眼睛不舒服的时候会拿出来滴,往往都是将眼皮掀开,然后对着眼球滴,可是你们觉得你们滴眼药水的方法是正确的吗?将眼药水直接滴在角膜,也就是“黑眼球”上,往往眼药水会刺激到角膜,眼睛会不自觉的眨眼,而随着眨眼次数增多,眼药水并不能充分进入眼球里。

  其实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应该是:眼睛向上看,将药液滴入眼睑1滴后,再将上眼睑轻轻提起,使药液充分分布于结膜囊内,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不要让眼药水的瓶口接触到睫毛,防止造成污染,所以最好悬空滴。滴完之后要闭眼1到2分钟,切勿用力闭眼,以防将药液挤出。

  掏耳朵

  很多人喜欢掏耳朵,掏耳朵的那种舒适令人回味无穷,也有的人耳朵里有耳屎所以要掏耳朵。但是从理论上来讲,人其实是不用掏耳朵的,只有耳屎过多、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时才需要掏耳朵,因为外耳道内的耳屎可在人咀嚼、张口时自行排出。而且,耳屎对于耳朵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御有害菌种、灰尘和小虫进入耳朵内。而且一旦掏耳朵用力不当,便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如果一不小心刺破鼓膜甚至可能导致听力丧失。

  起床后先喝水

  很多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因为一夜的睡眠使得嘴巴非常干燥,急需喝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夜的睡眠,我们的口腔里也滋生了大量的细菌,起床后就喝水,很可能会把口腔里的细菌和污物带入体内,所以起床后应当要先刷牙再喝水。同时喝水的时候要先把一大口水含在嘴里,一小口一小口地咽。喝得太快太猛,会破坏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浓度,可能会让你连早饭也不愿意吃了。

  指甲剪得过短

  我们的指甲大概以每天0.05毫米——0.1毫米的速度生长,到了一定的长度就势必要将指甲剪短,否则指甲过长一则不方便,二则也会有细菌,可是许多人为了省事,喜欢把指甲剪得很短,往往是那种剪到比肉还要短。但是手指甲或脚趾甲并不是剪得越短越好,如果指甲比嫩肉还要短,就会使能肉部位失去指甲的保护,在洗衣、用筷子时,嫩肉部位就会直接与这些东西接触,伤害到软组织,一旦嫩肉表皮发生破损,细菌就会通过破损处进入皮下进行生长繁殖,时间久了容易导致甲沟炎。所以说,在修剪指甲时,最好留出一毫米左右,脚趾甲最好剪成方头。

  用指甲剔牙

  很多人在吃完东西后都习惯剔牙,如果没有牙签牙线就会用指甲剔牙,但是这样做却并不好。因为往往指甲部位里隐藏着许多细菌,如果用指甲剔牙的话,指甲里的细菌就会随之进入口腔,而且用指甲剔牙也会伤害牙龈,造成牙龈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偶尔一两次塞牙并没事,但每顿饭都塞牙,而且塞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部位时,就可能是牙齿龋坏,或牙齿松动造成牙缝过大,要尽早到牙科治疗。

  乘车打盹

  很多人坐车的时候,尤其是长途车,往往都会在车上打盹,但殊不知,这样做其实也有很大的健康隐患。在坐车时,如果遇到车厢晃动或急刹车等突发情况,此时正睡得迷迷糊糊,颈椎周围的肌肉是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特别是车速比较快的时候,脖子与头部就会像鞭子一样甩出去,很容易造成颈椎错位。

  腰带系得太紧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腰带松了,裤子滑落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而且动不动提裤腰也不方便,所以很多人在系腰带的时候回系得很紧,腰带如果系得过紧,容易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增加胃酸反流患病风险,口苦、烧心、上腹疼痛、慢性咳嗽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加重。所以说系腰带应该宽松适度,保持呼吸顺畅即可。

感冒时千万别做这些事 会带来生命危险

  感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不管是哪个季节,都会有人会感冒。感冒人人会遇到,处理好了便只是一段小插曲;处理不当,则病情迁延,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其实在感冒的时候,如果陷入一些误区的话,会给生命带来威胁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1、发热了,穿衣加被,出出汗热就退了

  发热是感冒的一个重要症状,退热方法有多种,中医的发汗退热便是其中之一。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发汗可使风寒、风热从汗而出,其热亦随汗而解。中医发汗讲究“度”,以“微微汗出”为宜;如大汗淋漓,则易损机体正气,甚至导致虚脱症。

  有些家长喜欢给发热的孩子加衣加被,试图让其“热而汗出”。殊不知,这样做不易散热,体温难以下降,对风热、暑热感冒者(舌红、苔黄者)尤不宜。应该是适量补充温开水,保持空气流畅,加快体表散热;适当保暖,以不致受凉为度;汗出时及时擦干,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再次受凉。

  2、感冒了,消化不好,尽量清淡饮食,喝白粥吃青菜就可以了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消耗增加,发热出汗还会排出更多的电解质。

  此时如仅进食白粥、青菜,一方面蛋白质、脂肪类补充不足,抵抗力下降,无法抵御病毒,容易使病情加重或迁延。而饮食过分清淡,电解质摄入不足,特别是血钾低,人会感觉疲倦。故感冒时需补充营养,考虑此时食欲不佳,可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瘦肉粥、鱼粥等是不错的选择。

  3、平时运动少,感冒了,赶快去运动,出一身汗

  平时缺少运动,感冒时突然增加运动量,增加体力消耗,免疫力愈发降低,加重病情。运动后大量出汗,体内的毒素排出快,可能会出现症状明显缓解的假象,实际上这会埋下不小的“隐患”:剧烈运动后24小时内机体会出现免疫抑制,病毒却格外猖狂,可能还会发展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故运动防病重在平时坚持,感冒时则要注意休息。

  4、感冒喝碗姜茶就好

  中医讲感冒分风热、风寒、暑湿、气虚、阴虚、时行感冒等多种证型,这与感受的病邪性质、发病季节、气候及病人本身体质有关,治疗也各异。

  生姜味辛,性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等作用,在感冒治疗方面,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于治风寒感冒(怕冷、舌色淡、苔薄白者)。用其煎茶,或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但对于风热、暑湿感冒,服用姜茶则易助长热邪,引起咽喉疼痛、发热等。药食同源,其他食物、药物亦如此,各有一定的偏性,需根据体质以及每次患病时不同性质辨证施食,切勿乱投药。

  5、大家都说感冒多喝水,拼命喝两天

  亲戚朋友感冒了,我们总是对他说:多喝点水吧。但是,近来研究发现,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多喝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相反,不少病例由于饮用了大量水分,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引起低钠、低钾血症,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在身体没有任何脱水迹象时,不建议饮用大量水分来对抗感冒。

  同时,因为消化功能下降,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更加重了胃的负担。正确做法是:在感冒发热出汗多时,比平时适量多饮用些温开水,以不致引起胃部不适为度。

这些时间不喝水会短命 早上起床后晚上睡前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水,喝水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对喝水的时机似乎从未在意过,大多数人只是渴了才喝。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说,人体在某些时刻最需要水,若此时能及时补水,才有利于保证水分平衡。下面这些时间一定要记得喝水。

  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

  下班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吃咸了后。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凉白开或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或者酸奶,糖分反而会加重口渴感。淡豆浆90%以上都是水分,并且含有丰富的钾,可促进钠排出,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一般人饭后半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喝时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开空调半小时后。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便秘时。

  缺乏水分是便秘的原因之一。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一定要大口大口地喝,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吃些韭菜、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缓解便秘的效果更佳。

  发烧时。

  人在发高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因此,发烧期间及时补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时喝一次。喝点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心情烦躁时。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