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营养食谱,原来营养专家都吃这些

导读: 杏仁 开心果 咖啡、芝麻菜 酸奶 沙拉 鸡蛋  燕麦片和牛奶

营养专家都吃这些

杏仁

杏仁是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为人体提供每天所需的维生素E。不管是当零食,还是加入燕麦片、酸奶、沙拉中,都是不错的选择。

开心果

美国注册营养师指出:“尽管我喜欢吃各种坚果,但开心果是我的最爱。你可以每天吃两把开心果,其所含的热量只有160千卡,还富含健康脂肪。”

咖啡、芝麻菜

咖啡对人体的很多部位,如大脑、皮肤和心脏有诸多好处,每天都会“小酌一杯”。另外,芝麻菜(又称臭菜、芸苔)也是我最喜欢的绿色蔬菜,它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富含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

酸奶

酸奶属于高蛋白、低热量食物,营养丰富,非常适合与水果搭配,佐餐时用其取代奶油或蛋黄酱也非常棒。

沙拉

自己做沙拉时,我会选用生菜、黄瓜、番茄、红洋葱、银杏仁,可以满足很多营养需求。

鸡蛋

美国注册营养师布说:“我几乎每天都吃鸡蛋,我发现鸡蛋是最佳早餐食品,是补充蛋白质的简单方法。而且,鸡蛋所含的胆碱对身体也很有益处。”

 燕麦片和牛奶

美国注册营养师表示:“我没有天天吃同一种食物,但80%的时候会以燕麦片和牛奶作为早餐,因为它们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令我精力满满。”

这些家常菜最没有营养 营养师从来都不吃

  日常生活中,家常菜是每天必吃的,但是大家知道吗,这些常吃的家常菜,有些不一定健康,有一些大众喜爱的家常菜营养师是从来不吃的,因为不合理的烹调已经让其中的营养损失殆尽。哪些家常菜没营养?马上来看看中国餐桌上最毁营养的几道菜。

  营养师从来不吃的家常菜有哪些?

  1、地三鲜。

  这道家常名菜很多家庭都会做,三种主要食材土豆、茄子和青椒,经过油炸和红烧的工序后味道绵软香浓。于仁文指出,茄子、土豆和青椒中都含有无机盐———钾,但经过高温油炸其会大量丢失。茄子中富含的维生素P,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可经过油炸后,茄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油,几乎完全损失了健康益处。另外,青椒和土豆中本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油炸后也几乎损失殆尽。

  健康改良法:于仁文建议,这道菜可改进为少油、低盐的做法,即将锅留底油、炝香蒜片后加水淀粉,用盐、老抽调味。再按易熟的程度依次放入土豆、茄子和青椒,不但减少了脂肪的摄入,还能保证营养素少流失。

  2、蛋黄焗南瓜。

  这道菜酥软浓香,受到很多人欢迎。但于仁文指出,烹制这道菜时,需要将咸蛋黄提前用油煸炒半分钟到一分钟,这样才会使蛋黄变软翻沙、香气更浓郁。这样一来,蛋黄中的维生素会大量损失,并且其中的胆固醇在锅底高温和空气中非常容易氧化,形成胆固醇氧化产物。研究发现,胆固醇氧化产物会引起人体血管内皮损伤,诱发动脉硬化的危险。此外,菜中的南瓜需要进行高温油炸,才能达到外酥里嫩,但经过高温烹制,南瓜中的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也会大量流失。

  健康改良法:于仁文建议,先把咸蛋黄捏碎,用小碗装好后加葱、姜、水和花雕酒浸没,使其与空气隔绝,上屉蒸10分钟,然后用其汁烧在南瓜上,菜肴出锅前一分钟放入碎咸蛋黄烧制入味,勾芡收汁即可。

  3、烤鱼。

  在我国,烤鱼是时下流行的吃鱼方法之一。北京军区总医院高级营养配餐师于仁文表示,饭店里的烤鱼大多先经过油炸,再进行烧制。然而,煎炸对欧米伽3脂肪酸(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脑血管健康)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在此过程中还可能产生致癌物。相关研究表明,油炸鱼、油煎鱼等,多吃不仅无益心脑血管健康,甚至可能有害健康。

  健康改良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真正健康的烤鱼完全不放烹调油,只是用锡纸包起来,放在烤箱里烤制。如果家里没有烤箱,可以做成清蒸鱼。

  4、干煸豆角。

  于仁文指出,干煸豆角是川菜的代表菜之一,但缺点在于用油太多,做这道菜需用油将豆角皮炸至呈“虎皮”状。除热量超标、损失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维生素外,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因为油炸时,豆角可能外焦里生,没有彻底做熟,其中含有的氰苷没能在高温烹煮时挥发出来,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健康改良法:于仁文提出的改良方法是,将豆角除筋、切好沥干后,用微波炉加热1~1.5分钟,取出时豆角和油炸、干煸的效果是一样的,再加少量油,与葱、姜末、肉馅、虾米末、榨菜末一起翻炒,至汁干即可。这样就能做出用油少、营养保留多的干煸豆角。

  5、香辣土豆丝。

  于仁文表示,厨师烹制香辣土豆丝这道菜时,一般把土豆切成丝后用水将其中的淀粉洗净、控干,接着倒入200°C的热油中炸至金黄酥脆,再放底油煸炒。切好的土豆丝经过水的冲泡,维生素C、钾、镁等营养素大量流失,再经过高温油炸之后,残留的营养素所剩无几。而且经过油炸,每条土豆丝上都挂满了油脂,这道菜就成了一道热量“炸弹”。另外,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薯类如果刀工过于精细,在高温油炸时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这是一种被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

  健康改良法:不放油盐蒸土豆的健康价值较高,如果作为主食替代白米白面,对改善营养、控制血压都有好处。

今日入中伏 多吃这些食物消暑补营养

  今年7月23日到8月11日(20天)为中伏,也叫“二伏”,23日中伏到,进入一年最热时期,那么二伏天吃什么呢?民间有很多饮食习俗帮助人们消暑补营养,那么你知道二伏天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为你揭秘二伏的饮食习俗。

  1、北京:面

  北方人,尤其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别在意三伏天的吃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面条有多种做法,我们常吃的包括:汤面,如番茄鸡蛋面、红烧牛肉面等,可以带汤一起吃,不过,面汤中普遍含盐较高,要少喝;捞面,是把面条沥干后加上调料菜码拌食的,像凉面、炸酱面等,有人爱把面条放到冷水中冲两次,那样会使部分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溶到水中,营养易流失;炒面,将煮好的面条加配料炒制,这种做法通常用油多,不建议常吃;焖面,将各种配料炒好,然后放入面条加水焖制而成,营养损失较小。

  许多人吃面经常是面条多,配菜少,营养很难平衡。因此,建议菜码种类丰富点,常加的有黄瓜、萝卜、菠菜、西红柿、蘑菇等。还可以再加一些豆制品,如黄豆芽、煮熟的黄豆、腐竹、豆腐丝等。

  2、上海:茶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旧时民间一直有以热茶解暑的传统,现代科学也证明喝热茶、温茶比凉茶更为解暑。伏茶,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相传始于南宋,盛于清朝,但确切年代无法查考。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饮用,有清凉祛暑的作用。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伏茶的两大作用为清暑热,化暑湿。所以,伏茶的配方也应根据每年气候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推荐的伏茶配方为:银花10克,竹叶10克,夏枯草15克,荷叶10克,扁豆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生甘草3克。以上配方为一帖药量,因为不是治疗用,仅作为代茶饮用,可分为2-3人一天的服用量。

  火旺湿盛、咽喉肿痛、大便淤结、舌红苔黄腻的人,可经常饮用伏茶。但胃口不好、饭后腹胀的市民及孕妇、小儿脾胃虚弱、老人消化功能衰退者,就不能随便喝伏茶。另外,过夜的伏茶最好不要喝了。

  3、湖南和江西:鸭

  湖南和江西人偏爱“头伏吃鸡二伏鸭”,认为“头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在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需适当补充营养。在南昌民间,就有“头伏吃鸡二伏吃鸭”的传统。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四季之中,鸭肉适合夏季食用。夏季吃鸭子喝鸭汤,可清热滋阴。

  在中医看来,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4、杭州:鸡、茄子

  老杭州人都知道,旧时一到三伏,富贵人家要“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而手头紧张的穷人却是“头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夏天气温高,人体易出汗,体力消耗也大,吃些鸡肉、蹄髈,能够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现在,火腿、蹄髈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冬瓜、茄子也成为人人喜爱的应季时蔬。从某种程度上,早前穷人在三伏天吃冬瓜、茄子,倒是符合现代夏季的养生学。冬瓜,味甘、性微寒,具有养胃生津、清热利湿的作用。还有茄子,性味古寒,消肿止疼,清热解毒。

  如果你是“食肉”一族,鸭肉煲是滋补的好选择。不过,肉类比较油腻,食用多过易造成胃部负担,最好是和冬瓜、莲藕等蔬果一同煮。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