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有哪些功效,吃玉米有什么好处

导读: 利尿消肿、健脾渗湿 降血压、降血糖 通乳汁

玉米轶事据史料记载,明正德皇帝有一次外出游玩时,进了一户农家讨食物。农夫给他端来一碗玉米饭,他吃得十分香甜。饭后他问农夫此饭为何米所做,农夫说这是玉米,正德皇帝觉得如此美食应该有更相称的名字,便赐名“珍珠米”。1900年,慈禧太后出走去西安,由于所带食品殆尽,侍臣便从百姓家里讨来两个窝头,慈禧吃得甚香,觉得比猴头燕窝还好吃。吃完她问侍臣是何物?侍臣慌忙禀告:“珍珠米窝窝头。”后来,窝头便入了慈禧的日常食谱。在美国白宫,主人不知道换了多少位了,但是食谱没有变。最早从尼克松开始,美国总统的每周食谱都有两顿玉米粥。

利尿消肿、健脾渗湿

粮中第一药且不论口感,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功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开胃功效。《本草纲目》认为其“调中开胃”,《本草推陈》则称其为“健胃剂”,并认为煎服有利尿的功效。所以胃口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儿童、久病在床的人,平时多喝点玉米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降血压、降血糖

此外,玉米还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玉米最早产于南美洲,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主食。后来,美国医学会作普查时发现,该部落的人极少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而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直都在喝玉米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固醇、维生素E,可以避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通乳汁

玉米须的保健作用也不容小觑,它对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等作用显著。一般泡水当茶饮就行了,如果想增强效果,可以用水煎后取浓汁,然后分成早晚两次喝下去。高血糖、高血压患者,或是小便不利、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的人,可以常年饮用玉米须水。

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吃玉米有什么好处

玉米是每家每户都吃过的食物,可以水煮,也可以炒着吃,还可以做爆米花,很多人都爱吃。那玉米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健脾益胃

玉米在北方是粗粮,在南方则为饲料。但从药食同源角度说,玉米的性味甘、平,归胃、膀胱经,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作用。

2. 防止便秘,防止动脉硬化

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便秘,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3. 美肤护肤功效

玉米还含有赖氨酸和微量元素硒,其抗氧化作用有益于预防肿瘤,同时玉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有效。

4. 降糖功效

玉米须有一定的利、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间多用以利尿和清热解毒。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用干燥玉米须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开,每天分3次口服,对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迟缓,以经常饮用为宜。

5.通便功效

玉米渣及玉米梗芯有良好的通便效果。取玉米渣100克,凉水浸泡半天,慢火炖烂,加入白薯块,共同煮熟,喝粥吃白薯,可缓解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总得来说,玉米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健脾益胃,美容养颜。但是消化能力不好的人应该少食,尽量不要在晚上食用,不然容易不消化。

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吃玉米有哪些好处


玉米又名苞谷、苞米、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南美洲,后被传至世界各地。如今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有的地区以它为主食。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多食玉米对人体健康颇为有利。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属粗粮中的保健佳品。

玉米的功效

1.预防心血管疾病

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护肤美白

玉米之中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以及赖氨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防止皮肤衰老氧化,缓解易干燥、长斑、发黑等常见的皮肤问题。

3.防癌抗癌

玉米中所含的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它能与其他一些物质结合,使之失去致癌性。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4.润肠通便

玉米中的纤维素远高于精米、精面,纤维素具有吸水膨胀的作用,可刺激肠胃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松软粪便,防治便秘,缩短了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肠道内有毒物质及微生物生成致癌物质的机会。

经过上文的介绍后,相信大家对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