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暑防湿三方法 背部刮痧捏脊摩胃脘

导读: 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 湿邪伤脾暑天如何养护脾阳 健脾祛湿之食疗法——薏米红豆汤 健脾祛湿之按摩法——摩脾经、揉板门、捏脊、摩胃脘 健脾祛湿之刮痧法——背部刮痧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祛暑防湿,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那么夏季该如何祛暑防湿呢?下面来看看中医专家的建议。

  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

  中医学将一年分五季,分别为春、夏、长夏、秋、冬。七八月份正应长夏之季。长夏时经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太阳灼热大地,地湿上升,形成暑热和潮湿交替两大特点。医学古籍中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意思是说,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祛暑防湿,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

  湿邪伤脾暑天如何养护脾阳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脾的特点是喜干燥,怕湿浊。当湿邪之气侵犯人体后,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则会进而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因此暑天养生重在健脾化湿、养护脾阳。呵护脾阳的要点在于避免过度贪凉,包括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

  健脾祛湿之食疗法——薏米红豆汤

  薏米、红豆是清除体内湿气的好食材。薏米可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又称“赤小豆”,有利水消肿健脾胃之效。夏季来碗薏米红豆汤,能起到健脾、祛湿、养血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取等量的薏米和红豆,将红豆浸泡三四个小时,再与薏米一起下锅煮,上层的汤当水喝,下层的颗粒当饭吃。注意不能放大米,因为大米是助湿的。可将汤水倒出后剩下的薏米红豆粒加入小米一起熬粥吃。

  健脾祛湿之按摩法——摩脾经、揉板门、捏脊、摩胃脘

  小孩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在暑热天气容易出现没有胃口、饮食无规律等现象,此时可以按摩孩子手上的一个穴位——脾经:在拇指第一指间关节靠近指尖的指腹部位,顺时针轻轻旋转磨动此穴位200-300下,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另外,在孩子手掌大鱼际的正中间有一个穴位叫板门,揉板门也是一个消食健脾的好方法。第三个方法是捏脊,在孩子脊柱两侧由下向上依次捏动,捏起皮肤往上依次捻动,捻动三下以后轻轻往上提一下,小孩会觉得有一点酸疼,捏脊三到五遍后往往脊柱两侧就会轻微发红,这就可以了。

  至于成人,建议平时可经常摩腹,特别是胃脘部。轻轻地磨动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温热即可帮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护脾阳。

  健脾祛湿之刮痧法——背部刮痧

  炎炎夏日加之闷热潮湿,人体多感觉粘滞不爽,往往也就容易贪凉,即使满身大汗也毫不忌讳吹空调。殊不知如此寒热激变,人体开泄的毛孔瞬间闭合,反而容易引起中暑。而且,中医理论认为,毛孔骤然强制闭合相当于把外在的寒气凝聚在皮肤表面,正是现在很多皮肤病高发以及受风面瘫的一个原因。专家介绍,民间的刮痧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容易受风和感受暑热之气的部位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到8下,不必强求出痧,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背部刮痧能够帮助预防中暑,也可以用于缓解中暑后的热症。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的禁忌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的禁忌 背部如何刮痧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背部刮痧有什么禁忌

  1、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4、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5、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刮痧会引起局部疼痛感,刮痧后不注意避风寒会导致感冒等。

  以上就是有关背部刮痧的方法以及背部刮痧的禁忌了,如果你是刮痧禁忌中出现的人群,那么小编提醒你千万不要自行刮痧,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精彩阅读:夏季宜刮痧刮痧有3个保健作用

夏季晒三部位可防病 晒后背驱除脾胃寒气

  夏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夏季阳光强烈,很多人都是全面武装,怕被晒到,其实夏季适度晒太阳是有益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以及促进钙的吸收。不过晒太阳也要注意,要掌握技巧。那么该如何健康晒太阳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支支招,常晒身体的3个部分可以预防疾病哦!赶快来看看吧。

  晒后背,脾胃和

  我们人体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可以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阳气虚弱会让人手脚冰凉,还常伴有脾胃不适,如肚子怕凉或吃了凉的东西易腹泻等。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医家曾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晒双腿,不抽筋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姜良铎说,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晒头顶,补钙生发

  如果晒太阳的时候太阳晒过了头顶,是可以让我们身体充分的促进钙元素的吸收。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成长,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长短也各异,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

  最后,专家提醒,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要适当做些防晒措施,例如用防晒霜,戴太阳镜等。

  晒太阳的好处

  1.当我们在进行日光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在地的气温以及时间状况。爱美的朋友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当日的紫外线的强度。每次可晒2小时左右。进行日光浴时,不宜空腹,不可入睡,酌情暴露身体,经常转换体位。

  2.日光浴前,要对身体进行防晒工作,抹一些油霜。刚刚晒完日光浴的人,不能全身去沐浴,哪怕是热水也不行。日光浴后不要立即洗澡。夏天,在日光浴前,外露部位应涂抹润肤油或雪花膏。经常进行日光浴的人,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强钙和磷的吸收。

  3.经常晒太阳的人群,人体不会缺乏维生素D,因为VD的主要途径是经过阳光或紫外线照射。维生素D通过饮食补充量较少,若通过口服维生素D,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中D。

  4.特别是那些白骨精英们,长时间在办公室里,定期出来晒太阳,可以帮助增加抵抗力,人体消毒。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