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最全长寿粥清单 跟着芈八子学长寿

导读: 红枣黑豆黄芪粥 用料: 功效: 薏米山药粥 用料: 做法: 功效: 梨粥 用料: 功效: 红枣野鸭汤 用料: 功效: 猪脊髓粥 主料: 做法: 功效: 养颜鸡蛋粥 做法: 功效: 鳝鱼补气粥 材料: 做法: 功效: 海参滋补粥 做法: 功效: 鱼胶田鸡粥 原料: 做法: 功效: 虾泥粥 材料: 做法: 结语:

芈八子喝过的长寿粥你知道多少

红枣黑豆黄芪粥

用料:

生黄芪20克、大枣10枚、黑豆40克,加清水放入砂锅中,先将黑豆煮烂,然后放入黄芪、大枣共煮,熟后可加入适量白砂糖饮服。

功效:

红枣补气养血,调和脾胃。黑豆滋补肝肾,补益止汗,滋阴润肌。黄芪中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经常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抗癌消肿作用。三味合用,有补肝益肾,益气固表,养阴止汗,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自汗之症。

薏米山药粥

用料:

山药200克,薏米80克,白米适量。

做法:

首先将薏米洗净,然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再把山药洗净切块,将浸泡好的薏米慢慢放入锅中,倒入大约15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调成小火煮30分钟,然后倒入大米继续用小火煮20分钟。山药块放入锅中再继续煮10分钟即可。

功效:

薏米,可以利水清热、健脾、止泻、利尿、抗癌、除燥热、美白皮肤,治扁平疣;而山药味甘、性微温、益气补脾、降血糖、增强免疫力、固肾益精。

梨粥

用料:

梨2只,先将梨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大米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而后再放入已经切好的梨,与米一同煮成粥。

功效:

梨有着非常好的清热、润肺、化痰的功效,梨粥适用于肺热咳嗽、上火、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发热等多种症状。

红枣野鸭汤

用料:

老鸭,当归20克,红枣4~8枚,枸杞5克,生姜适量。老鸭洗净去内脏后,与生姜、当归、大枣、枸杞、盐少许置于砂锅中加水同炖,先以大火煮沸并撇去浮沫,后改为小火慢炖至少两小时,至鸭肉酥烂入味即可出锅。

功效:

鸭肉性属寒凉,能滋阴消暑、补虚养肾,而鸭肉与性温味甘、具有补血活血功效的当归相配,既可使鸭肉的寒凉之性不至太过,适用于气血不足、阴虚体弱及久病之后的老人和女性。大枣补气血的同时其所含有的糖分又可使汤味可口。不过这汤也不宜过多服用,多食鸭肉易致气滞、清肠。除了上面介绍的几款长寿粥之外,其实还有许多同样可以达到长寿效果的营养粥,不妨来看看。

猪脊髓粥

主料:

天冬15克,麦冬15克,熟地25克,生地25克,人参10克,猪脊髓200克。

做法:

将麦冬、天冬、熟地、生地、人参洗净,麦冬、人参切薄片,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猪脊髓、人参。每天1料。

功效:

滋阴补髓,颐养容颜。用于气血不足、容颜无华,或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肾阴亏虚面有暗斑者。

养颜鸡蛋粥

黄精50克,生地50克,鸡蛋3个,冰糖20克。

做法:

黄精、生地洗净,切片;鸡蛋煮熟,去壳。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放入冰糖,文火煲半小时,饮汤吃蛋。每天1料。

功效:

滋润养颜。用于颜面枯槁无华、毛发干枯脱落、面皱肤糙等。

鳝鱼补气粥

材料:

黄芪30克,鳝鱼300克,生姜1片(切丝),红枣5枚(去核),大蒜2条。

做法:

黄芪、红枣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杀后去肠杂、洗净、斩件。起油锅放入鳝鱼、姜、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鳝鱼肉。

功效:

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

海参滋补粥

材料:人参10克,海参(水发)150克,香菇20克,猪瘦肉150克,荷兰豆仁50克,竹笋60克,精盐、上等鱼露、香油各适量。

做法:

海参洗净切小块,香菇切丝,猪瘦肉切片,竹笋切片,人参切小片,荷兰豆仁洗净。将全部用料放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煮,至猪瘦肉熟烂即可。加入鱼露、味精、香油后,食用佐膳。每天1料。

功效:

大补气血,增加食欲。用于久病气弱不复或年老体衰、胃纳不佳、精神萎靡、身体疲倦者。

鱼胶田鸡粥

原料:

枸杞子30克,田鸡300克,鱼胶30克,猪腰1个。

做法:

枸杞子洗净;田鸡取腿起肉去骨;鱼胶用开水浸软剪丝;猪腰洗净切开;去脂膜,切片。大蒜头去皮。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

补气血、养容颜。用于气血不足、失于调养,症见神疲体倦、肌肤不泽、面部皱纹者。

虾泥粥

材料:

大米,虾,胡萝卜,西生菜。

做法:

锅中放水,将一把米放入锅中开煮。水开后加入胡萝卜切成的小碎丁。准备虾三只,两只去皮,剁成虾泥;剩下的一只去皮但保留虾尾,从后背开刀,在接近虾尾处切个小口,将虾头从中穿出做出造型。西生菜切小片。待步粥开始粘稠时,放入虾泥搅拌均匀,再放入造型好的虾略煮一会。关火,将粥盛出,撒上西生菜叶。捞出造型好的虾装饰在碗边上即可。

结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芈八子喝过的长寿粥你知道多少,你们都了解了吧。这对于喜欢喝粥的人来说,真的是极好的。看了上面说的粥的做法大全以及粥的各种做法,想喝的就动手做一做。

孔子为何这么长寿 孔子的长寿秘笈

孔子终获高寿的养生秘密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他所始创的儒家思想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距离今天2400多年,当时社会动荡,医学极不发达,生产力也相对落后,而孔子本人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也一生颠沛流离,饱受苦难。尽管如此,他还是在那个乱世享有了73岁的高龄,远远超过当时30岁左右的平均寿命,足见他是一位极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事实上,孔子的养生思想一直深为后世养生家所推崇。明代著名的养生家万全非常认同孔子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而清代的著名学者李渔也在《闲情偶寄》中评价:“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那么“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孔子究竟是怎样获得高寿的呢?

【先天基因优良】

据史料记载,孔子的身材非常高大,《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九尺六寸换算成现在的高度,约为1.9米。不用说放在春秋时期,就算在今天,也是一个回头率极高的“巨人”。而《淮南子·主术篇》记载孔子“足蹑郊兔,力抬城关”,意思是说孔子的力气很大,跑步的速度也非常快,甚至可以徒步追上野兔。看了这些史料的描述,是不是已经有一个体格健壮,勇猛力大的人站在您的眼前了呢?

孔子之所以拥有一副健壮的体魄,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他优良的先天禀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武士,曾用臂力托住过城门,被赞“有力如虎”,足见其身体素质极其过硬。另外,孔子的母亲颜征生育他时还不满二十岁,正值壮年,这也为孔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基因。

【饮食有讲究】

孔子非常注重饮食对健康的作用,他在饮食上的颇多讲究在今天看来,也是仍然适用的。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并非是指追求饮食的精美。孔子所处时代烹调技术比较粗糙,吃的谷物往往伴有未脱尽的壳。所谓“精”,只是挑选优质好米,以免病从口入。而“脍不厌细”则是指肉食,脍也就是切得很细的肉食。肉切得细不仅便于烹调,而且容易消化和吸收,反之,则容易伤害肠胃。

2.八不食:

孔子十分注意饮食卫生,尽管他并不挑食,却有八样东西坚决不吃——不合时令的不吃;胡乱砍割的不吃;霉粮馊饭、烂鱼败肉不吃;颜色不好看的食物不吃;发臭的不吃;在闹市上买的酒或熟肉不吃。这“八不食”中涉及了不少食品安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食不语:

孔子在吃饭的时候从不与人说话,一方面是出于礼仪上的考虑,更多的则是关乎健康。吃饭时说话不但有可能对食物咀嚼不够,加重胃肠负担,还有可能在谈话之间不知不觉吃多。

4.不多食:

美味佳肴的诱惑难以抵挡,但孔子可以克制住口腹之欲,只吃七分饱,减轻胃肠负担。

5.长幼异食:

也就是年龄不同的人在饮食上应当有所区别的意思。孔子主张人应该依据年龄大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法和习惯,这一观点在今天也不过时。

【起居多注意】

除了饮食,孔子在日常起居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养生理论。

在炎热的夏天,他穿的是葛布单衣,既透汗又凉快。睡觉时则一定要换上睡衣,可以保证睡眠质量。他还要求自己“寝不尸”、“寝不语”,也就是不要像挺尸状地仰卧睡觉(后来唐代药王孙思邈根据孔子的这一观点提出人最佳的睡眠姿势是 屈膝侧卧),睡觉之前也不要喋喋不休地说话,以防睡前过于兴奋,难以入眠。

孔子还格外强调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他在回答鲁哀公关于如何才能获得长寿的提问时这样回答:“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共杀之。”意思是说,凡是生活没有规律,在饮食方面不加以节制,不注意劳逸结合的人,最终都会积累疾病而一命归天。

【提倡体育锻炼】

孔子非常赞同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的益处。他十分善于走路锻炼。《论语·乡党》中记载他“趋进,翼如也”,描述孔子大步飞快地向前走,就好像鸟儿展开了翅膀一样。

孔子还特别喜欢射箭、登山等运动。他非常精于射箭之道,每次他练习射箭时都有很多围观的人,说明他的射箭技艺相当精湛。射箭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上肢力量,而且从腿的站法、身体姿势、眼力到神经系统等,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是一项强身健体的健身运动。孔子也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郊游、登山,至今泰山和鲁南的景山都留有他的足迹。今天在泰山天门的石碑上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古迹。

孔子强烈反对懒惰,他认为宁可下一盘棋,也比无所事事好。他也因此很不喜欢懒散的学生,曾经斥责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在孔子看来,懒散会使人四体不勤,思想懒惰,萎靡不振,难尽天年。

【兴趣爱好广泛】

孔子强调“游于艺”,并非单纯为了养生,但是客观来看,这些爱好的确有很强的养生功效。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使得身心都得到极好的调养。

孔子的兴趣爱好极为广泛,而且大多都很精通,非常多才多艺。据说他的驾车技术相当高超,《论语·述而》中说孔子自认可以凭借驾车来致富,可见他对于自己的驾车技术是何等自信。

孔子对于音乐也非常擅长,他曾向当时著名的乐师襄子、师冕、苌虹、师挚等学习过音乐,具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在齐国听《韶乐》,结果“三月不知肉味”。他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听到别人唱得好,最后就会附和人家。孔子不仅善于欣赏音乐的形式美,还能从音乐中揣摩其表达的内容,并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想准则,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不赞成乱服药物】

孔子对于使用药物是十分谨慎的。《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季康送了一些药给孔子服用,孔子虽然十分感谢对方的好意,可是因为对季康所送的药物不够熟悉和了解,所以没有随便服用。这一点在今天来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药物和身体的症状不对应,不对症,非但起不到治病或补益的效果,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看淡生死】

对于人的生死,孔子的态度极为豁达。他从战略上是藐视死亡的,但在战术上(包括身心的保养、生命的呵护等)却极为谨慎小心。

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孔子哭得无比哀伤,不断重复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表明他对于生命的消逝也很在意。不过他的一生曾经多次身陷危地,但每一次,他却都能坦然面对。孔子曾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弟子们大都饥饿难耐,无精打采,甚至生病,倒地不起,可在这种危难的情况下,孔子依旧照常讲课、诵诗、弹琴、唱歌。这种视死如归的心态对于养生是十分关键的。

【养生三戒】

孔子主张清心寡欲的精神状态,他的“养生三戒”是留给后世的宝贵养生铭。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 既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人在少年时,肾气日盛,虽然具备了生育能力,但生理结构尚处于发育期,血气未宁定,过早沉湎色欲之中,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而壮年时期,血气方刚,身体发育完全,精力充沛,易怒好斗,因此应当“戒斗”;到了老年,血气衰落,养生应该注意顺应天道,安其天命,切忌贪心不足,欲望过多,因此应该“戒贪”、“戒得”。孔子虽不是医学家,却基于人不同阶段的生理状况提出了有名的“养生三戒”,开创了后世养生领域“阶段养生”的先河。

【仁者寿、大德必寿】

相较于生活养生之道,孔子的精神养生之道更值得今人借鉴。他提出的“仁者寿”、“大德必寿”的理论几千年来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

孔子认为有德之人必然注重德行的修养,自我人格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这样的人一定是神清气爽,邪气难侵,有益于健康长寿。而小人则因心术不正、损人利己、耗心伤神,必然损害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所以孔子发出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感叹。他认为聪明的人和有仁德的人既喜欢幽静,也喜欢山水;既乐于运动,又能乐观处世,这样的人一定可以长寿。

孔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无论是他的儒家思想,还是他的养生理念,都已超越国界,让无数人成为他的忠实信徒。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可孔子独到的养生秘诀仍然恩泽于今人,帮助我们获得健康的身体,并进入纯净的精神世界。

孔子为何这么长寿孔子的长寿秘笈

孔子终获高寿的养生秘密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他所始创的儒家思想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距离今天2400多年,当时社会动荡,医学极不发达,生产力也相对落后,而孔子本人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也一生颠沛流离,饱受苦难。尽管如此,他还是在那个乱世享有了73岁的高龄,远远超过当时30岁左右的平均寿命,足见他是一位极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事实上,孔子的养生思想一直深为后世养生家所推崇。明代著名的养生家万全非常认同孔子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而清代的著名学者李渔也在《闲情偶寄》中评价:“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那么“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孔子究竟是怎样获得高寿的呢?

【先天基因优良】

据史料记载,孔子的身材非常高大,《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九尺六寸换算成现在的高度,约为1.9米。不用说放在春秋时期,就算在今天,也是一个回头率极高的“巨人”。而《淮南子·主术篇》记载孔子“足蹑郊兔,力抬城关”,意思是说孔子的力气很大,跑步的速度也非常快,甚至可以徒步追上野兔。看了这些史料的描述,是不是已经有一个体格健壮,勇猛力大的人站在您的眼前了呢?

孔子之所以拥有一副健壮的体魄,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他优良的先天禀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武士,曾用臂力托住过城门,被赞“有力如虎”,足见其身体素质极其过硬。另外,孔子的母亲颜征生育他时还不满二十岁,正值壮年,这也为孔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基因。

【饮食有讲究】

孔子非常注重饮食对健康的作用,他在饮食上的颇多讲究在今天看来,也是仍然适用的。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厌精”并非是指追求饮食的精美。孔子所处时代烹调技术比较粗糙,吃的谷物往往伴有未脱尽的壳。所谓“精”,只是挑选优质好米,以免病从口入。而“脍不厌细”则是指肉食,脍也就是切得很细的肉食。肉切得细不仅便于烹调,而且容易消化和吸收,反之,则容易伤害肠胃。

2.八不食:孔子十分注意饮食卫生,尽管他并不挑食,却有八样东西坚决不吃——不合时令的不吃;胡乱砍割的不吃;霉粮馊饭、烂鱼败肉不吃;颜色不好看的食物不吃;发臭的不吃;在闹市上买的酒或熟肉不吃。这“八不食”中涉及了不少食品安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食不语:孔子在吃饭的时候从不与人说话,一方面是出于礼仪上的考虑,更多的则是关乎健康。吃饭时说话不但有可能对食物咀嚼不够,加重胃肠负担,还有可能在谈话之间不知不觉吃多。

4.不多食:美味佳肴的诱惑难以抵挡,但孔子可以克制住口腹之欲,只吃七分饱,减轻胃肠负担。

5.长幼异食:也就是年龄不同的人在饮食上应当有所区别的意思。孔子主张人应该依据年龄大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法和习惯,这一观点在今天也不过时。

【起居多注意】

除了饮食,孔子在日常起居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养生理论。

在炎热的夏天,他穿的是葛布单衣,既透汗又凉快。睡觉时则一定要换上睡衣,可以保证睡眠质量。他还要求自己“寝不尸”、“寝不语”,也就是不要像挺尸状地仰卧睡觉(后来唐代药王孙思邈根据孔子的这一观点 提出人最佳的睡眠姿势是屈膝侧卧),睡觉之前也不要喋喋不休地说话,以防睡前过于兴奋,难以入眠。

孔子还格外强调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他在回答鲁哀公关于如何才能获得长寿的提问时这样回答:“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共杀之。”意思是说,凡是生活没有规律,在饮食方面不加以节制,不注意劳逸结合的人,最终都会积累疾病而一命归天。

【提倡体育锻炼】

孔子非常赞同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的益处。他十分善于走路锻炼。《论语·乡党》中记载他“趋进,翼如也”,描述孔子大步飞快地向前走,就好像鸟儿展开了翅膀一样。

孔子还特别喜欢射箭、登山等运动。他非常精于射箭之道,每次他练习射箭时都有很多围观的人,说明他的射箭技艺相当精湛。射箭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上肢力量,而且从腿的站法、身体姿势、眼力到神经系统等,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是一项强身健体的健身运动。孔子也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郊游、登山,至今泰山和鲁南的景山都留有他的足迹。今天在泰山天门的石碑上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古迹。

孔子强烈反对懒惰,他认为宁可下一盘棋,也比无所事事好。他也因此很不喜欢懒散的学生,曾经斥责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在孔子看来,懒散会使人四体不勤,思想懒惰,萎靡不振,难尽天年。

【兴趣爱好广泛】

孔子强调“游于艺”,并非单纯为了养生,但是客观来看,这些爱好的确有很强的养生功效。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使得身心都得到极好的调养。

孔子的兴趣爱好极为广泛,而且大多都很精通,非常多才多艺。据说他的驾车技术相当高超,《论语·述而》中说孔子自认可以凭借驾车来致富,可见他对于自己的驾车技术是何等自信。

孔子对于音乐也非常擅长,他曾向当时著名的乐师襄子、师冕、苌虹、师挚等学习过音乐,具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在齐国听《韶乐》,结果“三月不知肉味”。他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听到别人唱得好,最后就会附和人家。孔子不仅善于欣赏音乐的形式美,还能从音乐中揣摩其表达的内容,并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想准则,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不赞成乱服药物】

孔子对于使用药物是十分谨慎的。《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季康送了一些药给孔子服用,孔子虽然十分感谢对方的好意,可是因为对季康所送的药物不够熟悉和了解,所以没有随便服用。这一点在今天来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药物和身体的症状不对应,不对症,非但起不到治病或补益的效果,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看淡生死】

对于人的生死,孔子的态度极为豁达。他从战略上是藐视死亡的,但在战术上(包括身心的保养、生命的呵护等)却极为谨慎小心。

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孔子哭得无比哀伤,不断重复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表明他对于生命的消逝也很在意。不过他的一生曾经多次身陷危地,但每一次,他却都能坦然面对。孔子曾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弟子们大都饥饿难耐,无精打采,甚至生病,倒地不起,可在这种危难的情况下,孔子依旧照常讲课、诵诗、弹琴、唱歌。这种视死如归的心态对于养生是十分关键的。

【养生三戒】

孔子主张清心寡欲的精神状态,他的“养生三戒”是留给后世的宝贵养生铭。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 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人在少年时,肾气日盛,虽然具备了生育能力,但生理结构尚处于发育期,血气未宁定,过早沉湎色欲之中,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而壮年时期,血气方刚,身体发育完全,精力充沛,易怒好斗,因此应当“戒斗”;到了老年,血气衰落,养生应该注意顺应天道,安其天命,切忌贪心不足,欲望过多,因此应该“戒贪”、“戒得”。孔子虽不是医学家,却基于人不同阶段的生理状况提出了有名的“养生三戒”,开创了后世养生领域“阶段养生”的先河。

【仁者寿、大德必寿】

相较于生活养生之道,孔子的精神养生之道更值得今人借鉴。他提出的“仁者寿”、“大德必寿”的理论几千年来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

孔子认为有德之人必然注重德行的修养,自我人格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这样的人一定是神清气爽,邪气难侵,有益于健康长寿。而小人则因心术不正、损人利己、耗心伤神,必然损害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所以孔子发出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感叹。他认为聪明的人和有仁德的人既喜欢幽静,也喜欢山水;既乐于运动,又能乐观处世,这样的人一定可以长寿。

孔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无论是他的儒家思想,还是他的养生理念,都已超越国界,让无数人成为他的忠实信徒。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可孔子独到的养生秘诀仍然恩泽于今人,帮助我们获得健康的身体,并进入纯净的精神世界。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