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饮食秘诀 推荐五款长寿食谱

导读: 一、五行益寿养生粥 二、补气长寿汤 三、寿星水鱼 四、长寿菜-海带烧排骨 五、益寿软烧豆腐

  想要健康吗?可以吃出来的。想要长寿吗?也可以吃出来的。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五款长寿养生食谱,想要活的更上一层楼,快来看看吧。

  一、五行益寿养生粥

  材料:通心(去核)红枣20枚,通心(去芯)莲子20粒,葡萄干30粒,干黄豆30粒,黑米适量

  做法:将以上五种食物浸泡一宿,共同煮烂后即可食用

  二、补气长寿汤

  材料:枸杞5钱,淮山1两,党参5钱,桂圆5钱,沙参5钱,生姜片3片,玉竹1两,红枣5颗

  做法:将600cc的水注锅中煮开后,放入所有材料用小火熬煮出味即可。

  三、寿星水鱼

  材料:甲鱼,人参,红枣,桂圆肉,焐油青菜心,葱段,姜片,绍酒,精盐,鸡清汤。

  做法

  1、将鸭鱼治净,放鸡清汤,葱,姜,酒,盐。

  2、再入桂圆肉,红枣,人参,蒸入味。

  3、放入青菜心。

  四、长寿菜-海带烧排骨

  材料:排骨700克~800克,干海带20根左右,600克,盐、酱()和生姜适量。

  做法

  1、将排骨用热水氽一遍,然后放进锅里,加水到差不多盖住排骨,点火烧开。

  2、将水倒掉或将浮沫去掉。

  3.海带洗后,放到水里浸泡至柔软,剪成6~8厘米宽、10厘米长的小段,打&ldquo海带结&rdquo。

  4、萝卜切成小块。

  5、在锅里放入水和刚才预煮过一遍的排骨,大火烧开,小火煮1~1.5小时。

  6、加入海带,煮30~40分钟后,加萝卜、盐和酱油,继续用小火炖熟即可。

  7、按照冲绳的习惯,准备一点姜末,吃时随自己的口味添加,据说味道会更好。

  五、益寿软烧豆腐

  材料豆腐250克。芝麻油100克、花椒3克、白糖20克、葱丝15克、姜丝15克,酱油10克、绍酒15克、味精1克、清汤100克、花椒油10克。

  做法

  1、豆腐入屉蒸熟透,削去四边黄皮,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温水锅内用小火炖煮,至浮起时捞出沥净水。

  2、炒锅放芝麻油中火烧六成热(约150℃),放入花椒略炸呈黄色时捞出不用、加入白糖,改用小火炒至红色时,放入豆腐炒匀,待其上色后,即将葱丝、姜丝、酱油、绍酒、味精、清汤、白糖放入,用慢火煨炆至豆腐呈枣红色,汤汁稠浓时,淋上花椒油即成。

揭秘长寿老人的饮食秘籍 五大饮食习惯不能少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长寿,长寿老人的健康秘籍在于饮食,在饮食方面多下点功夫,健康的身体就是这么吃出来,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长寿老人都有什么长寿秘诀吧!

  一、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选用,深受老年人欢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当主食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与水稻、小麦并称为世界三大农作物,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从长寿老人的体质看,他们很少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与他们把吃玉米当成主食密切相关。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美国谚言说:“喝奶使骨骼坚。”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营养丰富又比较全面。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五、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含的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长寿老人们从不多吃。

春季养生食谱推荐 十款美食防病长寿

  春季养生食谱有哪些?春天应该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为宜人的一个季节,当然也是最适宜人们养生的一个季节。那么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10款春季养生食谱,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哦!

  一、桃仁拌芹菜

  做法:将准备好的芹菜的嫩茎取出,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在倒入沸水锅里面煮熟。捞出来再用冷水激凉沥干。

  加盐、味精、麻油拌和;核桃仁用麻油炒熟,放在芹菜上,食用吃拌用,此菜滋补肝肾、乌发、降血压、适用春季。

  二、菜心炒虾皮

  做法:白菜心洗净切成段,虾皮3汤匙用水略冲洗。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加入虾皮,适量蒜蓉,白菜心炒匀,炒至菜熟,不需调味即可上桌。此菜有开胃,润肺的功效,其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及维生素对体弱乏力,腰酸足软有一定的疗效。秋冬,初春食用最佳。

  三、川贝雪梨炖猪肺

  做法:将川贝、雪梨去皮,切成1厘米的方块;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成长2厘米的块。将川贝,猪肺,雪梨共置砂锅内,加入冰糖,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2小时即成。有除痰、润肺、镇咳等功效,还适用于老年人无痰热咳等症。

  四、荠菜百页卷

  做法:首先是将荠菜用清水洗干净,然后顺便烧熟了切成末备用,再用热锅将松仁炸熟与刚刚的荠菜搅拌,在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麻油。

  百页一切二用滚水烫泡后冷开水激凉沥干,摊放在洁净的砧板上,一端放荠菜馅,卷成长卷,斜切成收装碟。此菜明目、降压。适用春季。

  五、黑木耳炒猪肝

  做法: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朵。猪肝洗净切薄片,在水淀粉中抓芡均匀,在热水中焯一下。将猪肝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加料酒,葱末,姜丝,精盐煸炒至熟,倒出。锅留底油,用旺火将木耳炒至亮滑透香,倒回猪肝,加味精,香油炒匀即成。此菜为最佳补血,补肝肾,明目之菜肴,四季皆宜。

  六、枸杞春笋肉丝

  做法:首先要将准备好的猪肉切成丝洗干净备用,同样春笋也要切成丝并洗干净备用。

  炒锅上火,放花生油烧热,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炒散,下料酒、白糖、酱油、盐、味精翻炒搅匀,投入枸杞再翻炒几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此菜适用于肾虚目眩,视觉模糊,体弱乏力等症,冬春两季食用最佳。

  七、春韭炒蛤仁

  做法:蛤蜊入沸水锅烫至壳微张,剥壳取肉,韭菜洗净切段,入油锅熘炒,放入蛤肉,加盐、味精炒熟即成。此菜滋阴健胃,适用春季。

  八、姜汁菠菜

  做法:菠菜拣洗净,入沸水锅(加油和盐)烫熟捞出,加姜汁(姜末加冷开水、盐、味精调成)、麻油拌和即成。此菜脆嫩清口,养血上血,通利肠胃,上海酒,适合春季。

  九、核桃仁炒春韭

  做法:核桃仁用麻油炒香,韭菜洗净切段,入油锅炒熟,加盐、味精调味后,放桃仁炒匀即成。此菜补肾壮阳,适合春季。

  十、当归枸杞粥

  做法:用当归15克,枸杞10克,白米适量。将当归放入带盖的容器内,注入热水、使之膨胀,然后取出切成薄片。共同放入慢炖锅中,煮至烂熟。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的作用。枸杞的性味甘平,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还能增强人们的免疫力。二者与白米共煮为粥,不仅香浓味美,而且营养丰富。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