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不能漏做6件事 “秋老虎”不敢惹你

导读: 猛于三伏的秋老虎 4个“当心”挡住秋老虎 一要当心外火 二要当心内火 三要当心缺水 四要当心热伤风 6个细节让你秋天不生病 1、润肺 2、咽津 3、食酸 4、秋冻 5、贴膘 6、忌悲

经历了40天的漫长煎熬,我们终于告别了酷热的三伏天。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秋老虎”来势汹汹,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是“3”字头。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

猛于三伏的秋老虎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高温天气,一般因地域差异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2017年三伏在8月20日结束,从21日开始就该提防秋老虎。

此时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再加上秋天的水汽含量小,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

4个“当心”挡住秋老虎

一要当心外火


当气温达到30℃~34℃时,胃酸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

此时,应该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涂抹防晒霜。同时,保持室内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

二要当心内火

主要表现为:心悸、烦躁、失眠、反复口腔溃疡、口干等。可分别根据情况服用中成药治疗,多吃蔬菜水果,以泻热降火。

三要当心缺水

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高温天出汗多,更易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

为保证血液的稀释并有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既要适量,还要适时。饮水量以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宜,可少量多次饮水。

四要当心热伤风

高温天气,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加之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如果过于贪凉,细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导致感冒。预防热伤风关键是避免受凉,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对着空调吹,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6个细节让你秋天不生病

1、润肺

秋天的饮食强调滋阴润肺。《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阴润燥。

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润肺。

2、咽津

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养阴可以尝试咽津。

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3、食酸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4、秋冻

秋天刚至的时候,暑热未尽,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这时不宜立刻增加衣物。

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冬季。

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不能冻得打寒战,老人和孩子则要注意保暖。

5、贴膘

炎热的夏季,人们普遍胃口较差,立秋以后,天气虽热,但人们身上再无黏腻不适的感觉,于是想要吃点好的,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因此民间有“贴秋膘”一说。

贴秋膘最常吃的是炖肉。不过,一来现代人普遍饮食热量偏高,二来很多人本身体重就超标,所以贴秋膘一定要适度,不宜大吃大喝,特别是少食肥甘厚味。

6、忌悲

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了,机体的耐受能力下 ,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

同时,还应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初秋一定不能漏做6件事,“秋老虎”不敢惹你!

经历了40天的漫长煎熬,我们终于告别了酷热的三伏天。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秋老虎”来势汹汹,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是“3”字头。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

猛于三伏的秋老虎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高温天气,一般因地域差异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2017年三伏在8月20日结束,从21日开始就该提防秋老虎。

此时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再加上秋天的水汽含量小,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

4个“当心”挡住秋老虎

一要当心外火


当气温达到30℃~34℃时,胃酸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

此时,应该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涂抹防晒霜。同时,保持室内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

二要当心内火

主要表现为:心悸、烦躁、失眠、反复口腔溃疡、口干等。可分别根据情况服用中成药治疗,多吃蔬菜水果,以泻热降火。

三要当心缺水

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高温天出汗多,更易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

为保证血液的稀释并有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既要适量,还要适时。饮水量以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宜,可少量多次饮水。

四要当心热伤风

高温天气,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加之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如果过于贪凉,细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导致感冒。预防热伤风关键是避免受凉,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对着空调吹,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6个细节让你秋天不生病

1、润肺

秋天的饮食强调滋阴润肺。《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阴润燥。

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润肺。

2、咽津

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养阴可以尝试咽津。

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3、食酸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4、秋冻

秋天刚至的时候,暑热未尽,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这时不宜立刻增加衣物。

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冬季。

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不能冻得打寒战,老人和孩子则要注意保暖。

5、贴膘

炎热的夏季,人们普遍胃口较差,立秋以后,天气虽热,但人们身上再无黏腻不适的感觉,于是想要吃点好的,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因此民间有“贴秋膘”一说。

贴秋膘最常吃的是炖肉。不过,一来现代人普遍饮食热量偏高,二来很多人本身体重就超标,所以贴秋膘一定要适度,不宜大吃大喝,特别是少食肥甘厚味。

6、忌悲

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 ,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

同时,还应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养生必做4件事 谨防秋老虎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时值阳历8月7日前后。我国有句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我们还是谨防“秋老虎”,在立秋时节要做好养生工作,必做以下四件事,安然度秋!

  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老牛。”若想知道立秋后到底是热是凉,须看立秋的时候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俗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规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况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称“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日,也就是说,“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日是伏天,亦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得时间较短,所以说“伏包秋,凉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八九天在伏里,热得时间自然就长,所以说“秋包伏,热得哭”。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食物健康需方质变

  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二是经过清洗的水果更易发生溃烂,所以应现吃现洗。如果局部发生霉变,可以将霉变的部分削掉后,再往周围扩大去除一厘米,其他部分可以食用。如果一半霉变,就应丢掉。三是衣物洗后最好晾在阳台上,阳光照射、通风可防霉变。冬天衣褥也应每月拿出通风日晒,防止发霉。总之,立秋之时天气仍然很热,暑湿未去,还应防暑降温、防霉变。

  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可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是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三类人群立秋养生要格外需要注意:

  第一,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第三,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小编提示:

立秋养生要防秋老虎,忌无病乱补。秋季秋雨渐多,气候多变,在立秋节气男性朋友更要注意自己身体的保健哦!

本文Hash:508d7313aacb81730fa14b90c1027f86734aa456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