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养脾胃好时机 记牢这些

导读: 脾胃是身体的轴心 脾胃不好有哪些表现 1、睡觉时会流口水 2、脸色发黄 3、睡眠不好 4、鼻头暗淡 夏季如何养好脾胃? 1、饮食清淡,三餐定时 2、注意保暖,少吃生冷 3、喝“四宝粥” 4、揉带脉 5、推腹法 6、生活规律,适当运动

夏天,人体实际上是外热内寒的,再加上夏天人们喜欢吃冷的食物,喜欢待在阴凉的环境中,所以容易损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问题。那应该怎么样在夏季调理脾胃呢

脾胃是身体的轴心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的关系极为亲密。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

脾胃不好有哪些表现

脾胃出毛病,症状大致为: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

1、睡觉时会流口水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

2、脸色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3、睡眠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4、鼻头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夏季如何养好脾胃?

1、饮食清淡,三餐定时

坚持“多菜少肉七分饱”的饮食原则,规律地进食是脾胃调养的关键。根据自己体质多吃水果蔬菜杂粮,适当补充蛋白质。

2、注意保暖,少吃生冷

脾胃喜温不喜冷,不仅要饮食上少吃生冷的食物,穿衣时也要注意上护脾胃,中护肚脐,下护子宫。

3、喝“四宝粥”

四宝有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四样东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即可。也可以先把这四样东西一起煮熟,然后放在料理机中打碎后食用。买不到这四样东西,也可以喝其他东西做的粥。

4、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5、推腹法


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6、生活规律,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中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算,度百岁乃去。”所以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每天23点前睡觉,午休20分钟。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步行有助于加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每天行走一万步即可满足一般人每天所需运动量, 时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夏季本是养胃的好时机,千万要注意少吃饮食,猛吹空调,随时都不能让脾胃着凉,可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小暑如何养生 牢记这些降暑攻略过凉夏

  小暑如何养生?进入小暑节气后,我们就开始真正的步入夏季了,气温是越来越高,很容易中暑,那么小暑养生该如何祛暑防暑呢?小暑吃什么?下面小编告诉你小暑养生全攻略,一起去看看吧!

  小暑节气怎么祛暑:消暑妙招

  虽然小暑是“天并不是非常热”的意思,但是小暑期间常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气温。自此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时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同时暴雨也会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

  小暑天里,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那在这样一个高温多湿的节气里,我们应注意用些怎样的消暑方法来进行自我保健呢?

  1.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气,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适宜活动如去海底世界游泳、用音乐盒给周围的玩家播放悦耳的音乐等。

  3.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以清淡芳香为主。绿豆粥和玉米是不错的消暑佳品。

  小暑节气怎么祛暑:战胜高温吃啥好?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起来,人们食欲降低、胃口不佳、肠胃不适,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其实,恰恰相反,医学专家表示,酷暑时节,人们应该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如西瓜、黄瓜、冬瓜、茄子、绿豆等,这些食物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去暑、解毒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暑时节该吃些啥能战高温,对付酷暑!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西瓜汁中还含有人体所需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盐类,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

  一定要吃些西瓜

  绿豆: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由于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喝碗绿豆汤

  黄瓜:《本草求真》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因此,炎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纤维素非常娇嫩,这对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均有一定作用。冬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

  茄子:《本草纲目》上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医林纂要》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茄子中丰富的维生素P,可增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脑溢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对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来点维生素

  盛夏,气温高、湿度大,如此天气会导致人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因此科维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高级营养保健师李诺建议人们,可适当服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族,以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消除症状。

  补充维生素B1、B2及烟碱酸:夏天饮水量增加,出汗多,维生素B群容易流失。维生素B1负责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葡萄糖,葡萄糖提供脑部与神经系统运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体内的能量不足,人会无精打采。维生素B2也负责转化热能,它可以帮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释放出能量。烟碱酸又名维生素B3,和维生素B1、B2一起负责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也是为身体供能量的B家好兄弟,如果缺乏烟碱酸,人们就会焦虑、不安、易怒。补充维生素C:炎热天气,大量汗液的排出导致水溶性维生素迅速流失,特别是维生素C--夏天的需求会多于冬天,因此,当盛夏时节感到疲乏时,应该补充维生素C,以缓解疲劳感。

小雪时节养生注意什么 牢记这些饮食原则

  11月22日“小雪”。“小雪”是立冬后的第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专家表示,小雪节气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人们的情绪也容易低落抑郁,应多注意调节情绪,多听音乐,会会朋友。在饮食上也要做出调整,多吃“黑”少吃辣。

  在饮食上,小雪节气过后应适度增加全麦食品、粥、鸡肉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人体御寒。此时矿物质的摄入量应较以往略高一些,尤其是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含维生素C的蔬果的摄入,如萝卜、胡萝卜、苹果等;多吃动物肝、瘦肉、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我省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可以适当吃些羊肉、牛肉等有温补功效的食物。而黑色的食物也是冬季的最佳饮食选择,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泥鳅等,不但能够帮助身体恢复热量,抵抗寒冷,还能润肺生津,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现在的室内温度都较高,室外寒冷,人们穿得也较多,体内的热气容易瘀积在体内而发生内火。专家表示,有内火的人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痤疮、便秘、口腔异味等症状。所以建议大家,虽然此时气温较低,但不能过量摄入辛辣的食物,否则会助长体内的“内火”。平时感到口鼻干燥的人,可以多喝点白菜豆腐汤、白萝卜汤等,既暖身体又滋补津液,还能清火降气、消食。

  冬季气候寒冷,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大家,为避免血液黏稠,此时应多吃能够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大家可以选择在午后,气温较高的时间段晒晒太阳,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此时的起居应做好御寒保暖,尤其是喜欢外出运动的老年人,一定要在太阳完全升起后,气温不是特别低的时候外出,防止感冒或其它意外的发生。另外,大家在外出时应戴帽子、围巾。“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戴帽子可以达到防寒护阳的作用。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