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导读: 1.皮肤疱疹 2.出汗多 3.毛囊炎 4.感觉异常 5.皮肤瘙痒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1、饮食控制是必须的措施之一 2、调整饮食结构 3、注意饮食要营养均衡 4、警惕糖尿病早期信号

很多人认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的糖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主要是因为不了解糖尿病。那么糖尿病有哪些原因呢?糖尿病有什么预防措施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和你一起了解糖尿病的相关内容吧。 

糖尿病的早期皮肤症状

1.皮肤疱疹

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肤上会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水疱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2.出汗多

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皮肤潮湿多汗,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3.毛囊炎

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毛囊炎。皮肤上会出现痱子样的炎症。这些痱子样的小疙瘩里面有脓液,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做疖。

4.感觉异常

四肢的皮肤时有麻木灼热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盖被子的时候疼得更厉害。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有些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5.皮肤瘙痒

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肤是细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女性患者主要是阴部瘙痒,挠抓伤了皮肤组织以后还会发生其他感染。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1、饮食控制是必须的措施之一

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做到“热量控制,结构调整”。饮食控制目标为“二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二忌”(忌烟酒)。

2、调整饮食结构

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3、注意饮食要营养均衡

粗细粮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吃饭只吃七成饱。平时不要吃太多含油腻的高热量的食物,避免身体发胖,坚持运动就是灵丹妙药。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有诸多益处。运动可增加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消除应激。运动方法和运动量因人而异,但要持之以恒。

4、警惕糖尿病早期信号

糖尿病早期信号有:饭后不到就餐时间就饿或渴;快到就餐时容易心慌、出汗、乏力;伤口感染不易愈合;视力减退明显;无明显原因手脚麻木、疼痛、发凉等感觉异常;容易激动、容易疲劳;小便次数增多。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糖。


尿毒症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尿毒症的病因是由于肾功能丧失,体内代谢产生的氮质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机体内蓄积和水电平衡失调、水潴留、电解质紊乱引起肾衰的常见原因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和损伤,称肾性肾衰。肾前性肾衰常常由于心力衰竭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后性肾衰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

尿毒症的症状

1:乏力

乏力可能是轻度尿毒症很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乏力的原因太多了。特别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使人被误导。

2:面色苍黄

这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在朝见口晚见面的相处中,难以发现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

3:浮肿

是一个比较易于觉察的表现。但由于开始时间歇出现而且症状较轻,也可能未能引起患者注意。常见的症状是早晨起床时,眼睑浮肿,午后消退;劳累时,双脚浮肿,休息后消失,这常被误为过劳的现象而被忽略;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已是病不轻矣。

4:胃口不佳

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未以为意。待病情发展,将会出现腹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烂,此时,病已较重,这也往往是病人就医的重要原因。不无遗憾地说,就是在这病情不轻的时候,有些粗心大意的医生,也未予警惕,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消化道方面,误作肠炎之类的诊断,忽略了基础病变——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的预防

1:充分休息

尿毒症病人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营养,不要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

2:低蛋白饮食

对尿毒症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正常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量1—1.5克,尿毒症病人只能进食0.5克/公斤以下,以减少体内氮质代谢产物的生成和潴留。

3:选用蛋奶类食品

由于进食蛋白量少,因此应尽量选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质食物,而少用豆制品等植物蛋白。

4:损肾的化学物质

要避免含有镉、氯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用品和环境。它们一般存在于杀虫剂、汽车尾气、涂料、建筑物和家用清洁剂中。

空调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夏季家里的空调又开始调整运转着,但凉快过后的烦恼就是不了空调病,什么是空调病呢?赶紧来了解一下,并看看如何防治空调病。

什么是空调病

如今家家户户都装起了空调,空调可带来清凉感,但长时间吹着空调,则会造成身体机能衰退,这就是空调病。

空调病主要症状

空调病的主要症状一般为畏冷、疲乏无力、关节酸痛、腰痛、头痛,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口眼歪斜。

空调病的病因

1、过冷刺激

频繁出入空调房,皮肤时冷时热,当四肢温度体于身体的温度时,人体的调节温度能力就会减弱,无法调整温度。

2、空气缺少负离子

负离子可令人变得精神饱满,但在空调房里,负离子的含量等于零,人体长期处于缺乏负离子的环境下,就会出现疲乏。

3、空气不新鲜

空调房里的空气得不到流通,空气变得混浊不清,人就会感到头晕、无力、心慌等。

如何预防空调病

1、经常开窗换气

开空调的时间不可过长,而且在期间要经常开窗换气,让室内外空气交换,让新鲜气体进入室内,同时,在空调房里应避免吸烟。

2、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

经常进出空调房,忽冷忽热会对人体造成不适,甚至引发疾病,夏季开空调,温度在26-28度间,与室外的温差在5度以内,出空调房时,应先关了空调,打开门窗,待身体适应温度后再出门。

3、出汗时别对着空调吹

流着大汗时,毛孔会打开,很多人都会对着空调吹,可以快速降温,但这样容易引发空调病,出汗时要进入空调房应先换掉湿掉的衣服,并擦干汗水,并避免对着空调直吹。

夏季是空调病高发期,大家一定要谨慎哦!要懂得正确吹空调才能避免空调病。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