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小儿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制:机体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破坏以后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这种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引起皮肤、巩膜、粘膜发黄的现象。

生理性原因:由于出生后处于高氧环境,导致体内氧浓度上升对红细胞需求减少,引发红细胞破坏也就是溶血,导致生成过量的非结合胆红素;由于小儿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小儿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等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及时降低血清胆红素;同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可能造成贫血等,进一步削弱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等生理性原因,引发小儿溶血性黄疸。

病理性原因:主要是免疫性溶血,是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免疫性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

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凡是能够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以产生溶血性黄疸,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蛇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引起的溶血。

其发病机制表现有以下一些方面:由于人体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从而导致了黄疸的出现。

小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小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皮肤与巩膜明显发黄等。

小儿溶血性黄疸由母亲和胎儿间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导致,患儿发生溶血时,血液中的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引起的黄疸。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和巩膜明显发黄,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急性发病时可有发热、寒战、呕吐等表现,大部分患儿都伴有贫血,贫血程度不一,重症Rh血型不合的患儿常常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还可能有肝、脾肿大的表现。

小儿溶血性黄疸可通过照蓝光的方式来治疗,照蓝光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使黄疸消退。照蓝光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腹泻和皮疹等,一般不严重,不用过于担心,在停止照蓝光后可自行缓解。

本文Hash:475d80757e69da747f384395c4b0e7336fdbc539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