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是什么病

溶血性黄疸是各类溶血性疾病所导致的黄疸的总称。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溶血性黄疸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呈现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出现发热、寒战、呕吐等,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茶色,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光照治疗、换血治疗。药物可选择地塞米松、苯巴比妥等;光照治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有效方法,但可能会长生副作用,如发热、腹泻、皮疹等,情况较轻者可继续治疗,如果患者皮肤呈青铜色时应当停止光照治疗;也可选择换血治疗,可换出部分血中导致溶血的物质和大量胆红素,并且纠正贫血。

小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小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皮肤与巩膜明显发黄等。

小儿溶血性黄疸由母亲和胎儿间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导致,患儿发生溶血时,血液中的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引起的黄疸。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和巩膜明显发黄,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急性发病时可有发热、寒战、呕吐等表现,大部分患儿都伴有贫血,贫血程度不一,重症Rh血型不合的患儿常常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还可能有肝、脾肿大的表现。

小儿溶血性黄疸可通过照蓝光的方式来治疗,照蓝光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使黄疸消退。照蓝光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腹泻和皮疹等,一般不严重,不用过于担心,在停止照蓝光后可自行缓解。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导致溶血性黄疸的出现,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包括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因素。

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蛇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治疗: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

1、清除病因(如疟疾引起的红细胞破坏需根治疟疾才能纠正)、去除诱因(如G-6-PD缺乏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性质的药物)、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某些类型地中海贫血、药物治疗无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患者行脾切除等)。

2、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的病因未解除,退黄治疗的效果不佳。

日常护理:

1、当新生儿黄疸指数很高的时候,可以给新生儿喂一些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宝宝喝。

2、每天早上可以给新生儿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要保护宝宝的眼睛,不要晒到。若在冬天或天气寒冷的时候,需要做好保暖的工作。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本文Hash:51fc97c39b36b47a402793a6aaec79b9b760758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