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按摩哪里

首先,可以捏脊,患儿要保持趴卧位,以脊柱的正中线旁开两指,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骶尾骨开始将皮肤轻轻的捏起,慢慢的向前捏拉,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每捏五六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拉,一直到大椎穴为止,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可以有效的改善宝宝积食的问题。

第二,摩腹法也就是以肚脐为中心,从上往下沿顺时针的方向按摩腹部,一般需要操作30次,这样操作有助于缓解宝宝积食引起的腹胀及其哭闹、排便不畅等表现。

另外,还可以用清脾经的方法,脾经是位于拇指的桡侧,由指尖到指根来回的推300次左右。

另外,还可以用推六腑的方法,六腑是位于前臂的尺侧,由肘横纹尺侧推向腕横纹尺侧,一般推1~200次就可以了。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怎么办 按摩穴位就好

消食比较好理解,可以用山楂片、消食片,导滞则需要加些理气的元素,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潘月丽还向家长推荐了几款成药,比如导滞丸、化积口服液、消食片。“其实,积食是标症,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孩子的脾虚上。脾一直比较虚的孩子,更容易积食,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平时就应该给孩子健脾。”对于日常健脾,潘月丽推荐了“山药米粥”食疗方: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以三岁孩子的取穴和推拿次数为例: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推板门200次,清胃经200次,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按中脘和天枢穴各10-2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症状的轻重适当增减次数。”

将孩子的拇指微屈,再用右手拇指从拇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脾经”;从虎口推到食指外缘的指端,称为“清大肠”;以左手握住孩子拇指,以右手拇指自大拇指掌面第2节推向指根,称为“清胃经”。

糖炒山楂:取红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宝宝溢奶试试按摩足三里穴

  说到宝宝溢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因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联接的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所以在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块易反流。减少宝宝溢奶,除了在喂养过程中多注意外,中医教您几个按摩的方法帮助减少宝宝溢奶。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用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责任编辑:阮文玲)

本文Hash:58c120947a5256d4b1129d7079b23da65f56f0f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