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防范攻略 远离10大意外伤害

导读: “杀手”1:跌落伤 “杀手”2:交通事故 “杀手”3:烧烫伤 “杀手”4:猫狗咬伤 “杀手”5:锐器刺割伤触电 “杀手”6:异物卡喉 “杀手”7:误服药物 “杀手”8:溺水 “杀手”9:危险玩具 “杀手”10:童装上的危险物

  儿童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家长要如何保护孩子,杜绝危险呢?下面是儿童常见的10大危险防范安全攻略,希望家长们能注意!

  “杀手”1:跌落伤

  儿童意外伤害中坠楼事故常常发生,大多因家中未安装防护栏而从窗户或阳台坠下,有些小孩坠楼事件,是家长不在家,将小孩独自留在家中酿成事故。

  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的做足安全防护措施,在儿童活动较多的地方,最好安装防护栏。阳台、窗台等处不要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以免儿童攀爬,发生意外。刚学会爬、走的小孩,最好不要离开家长视线范围。小孩子比较敏感,离开家人会出现恐惧和急躁情绪,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把小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万一外出也要将窗户关牢,还要特别注意检查屋内设施,比如缝隙过大的阳台栏杆、没有防护的窗户,位于窗户边的桌子和床等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避免发生不测。

  “杀手”2:交通事故

  “注意车子,注意安全”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再三的叮嘱。然而,孩子活泼好动,避险能力有限,横穿马路时容易发生意外;驾驶员倒车、转弯时不容易发现儿童,也可能造成事故。

  家长应时刻看护好自己的小孩,避免孩子在车多、路况差的地方玩耍。带孩子开车出行时倒车要注意孩子是否在车子周围,孩子在车上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以免孩子好动乱碰车内按键或在发生碰撞时给孩子造成伤害。不要让孩子将手、头伸出车外以免发生危险。

  “杀手”3:烧烫伤

  1岁到3岁以下儿童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烧烫伤的。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刚学会走路,能够到处走动,但步态又不够稳,经常有小孩碰倒暖水瓶或跌坐在热锅里。

  尽量让孩子远离厨房,暖水瓶、热水杯、热粥汤等“危险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不容易碰到的地方。确保儿童不会拿到火柴、打火机、烟火爆竹、煤气等物。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将水温调好后再把孩子放进去。使用电暖气取暖时,要将电暖气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以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杀手”4:猫狗咬伤

  孩子都喜欢跟小动物接触,小区里也经常会有人遛狗。夏季孩子穿着较少更要当心孩子跟宠物玩耍和接触时被咬伤。

  尽量让孩子离猫狗等宠物远些,尤其1、2岁的幼儿,家长更应该注意。一旦孩子被宠物咬伤,家长要马上挤出伤口里的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处,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由于猫狗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在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此外,伤口不要进行包扎。伤口反复冲洗后,家长要带着孩子去医院,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杀手”5:锐器刺割伤触电

  儿童锐器刺割伤,以剪刀、针头、铅笔等戳伤眼球的情况居多。家长应教会孩子小心使用剪刀、刀片等,防止眼睛戳伤;家有婴幼儿应将剪刀、针头等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告诫孩子玩耍时行为适度,手拿尖锐物品时不要玩耍戏闹,以防被同伴用铅笔、剪刀等弄伤眼睛。

  现在家用电器较多,0~2岁孩子好奇心强,触电也是婴幼儿常发生的意外之一。家长要将家中不使用的插座全面插上安全插头,不用的电器及时断电,将危险的电器放在孩子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大些的孩子家长应教会他正确使用电器,以免发生危险。

  “杀手”6:异物卡喉

  0~2岁的孩子容易发生异物卡喉,危险系数也最高。因为这个年龄段娃娃牙齿并没有长齐,而且咀嚼功能不全,声道和喉道的保护功能也很差。而且,一旦发生异物卡喉等情况,宝宝的器官非常嫩和薄弱,手术难度系数很大,容易在手术中造成小儿心肺功能衰竭。

  不要让2岁以下的幼儿把玩可以放入口、鼻内的小玩具;家长喂食宝宝食物时,既要减低食物卡喉的危险性,也要避免宝宝在进食时啼哭或大笑;将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等能放入口内的物品放在安全地方,避免儿童误服。一旦宝宝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尽快送医,不要采用喝醋等土方法试图将异物掏出,以免耽误最佳抢救时间。

  “杀手”7:误服药物

  2岁以下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好奇心强,喜欢把摸到手的东西往嘴里放。

  家长应把药物等危险物品放置到高处或带锁的抽屉内,以免孩子误服,造成安全隐患。如发现小孩误服药物之后,家长应及时观察到孩子的异常反映,并带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

  “杀手”8:溺水

  夏季是溺水事故多发季节,家长应嘱咐孩子,不到非游泳区或野外河塘中游泳,而应选择有专业救护人员的场所。对于婴幼儿,家长再给孩子洗澡时也要十分注意,不可留孩子一个人在澡盆中洗澡,稍不留神或会带来终身遗憾。

  眼下,婴儿游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除了医疗机构开设婴幼儿游泳项目外,很多私人婴儿游泳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婴儿游泳不是简单洗个澡,如果处理不当,会存在安全隐患。宝宝脖圈游泳存在一定危险因素,不仅是可能引发溺水事故,尤其是一些质量差的颈圈边缘做工粗糙,会刮伤婴儿皮肤,还可能因为材质低劣而引发过敏。婴儿游泳时,家长必须严格控制时间,不超过15分钟,应经常托起孩子臀部、腋下,帮助其减轻颈部负重。

  “杀手”9:危险玩具

  爸爸妈妈们在给孩子买玩具时要留心,千万不要买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比如,毛绒玩具很多填充物不合格,可能产生诸如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玩具上的配件脱落也可能被孩子吞服。溜溜球这样的带绳玩具,因为绳子很容易缠在孩子的手指或者脖子上,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指端缺血坏死,更严重的则会让宝宝窒息。另外,玩具枪、气球、海洋宝宝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家长为宝宝选购玩具时要留心。

  家长应选购“安全玩具”,查看是否符合国家玩具安全标准,是否有小零件、尖角等危险因素。还要教会宝宝安全玩玩具。家长平时多提醒孩子,不可将玩具上的小部件拆下,放在鼻子前或含在嘴里,避免误吞。

  “杀手”10:童装上的危险物

  帽衫领口带根绳,裙子腰部飘个长长的腰带,近年来,帽绳、铆钉、水钻、亮片等“时尚元素”纷纷被用于童装上,虽然漂亮,却给儿童安全埋下隐患。

  家长购买带绳带时要检查头颈部、腰背部、裤腿处3个部位,尽量不要给14岁以下孩子购买脖子或帽子上有绳带的童装,或把绳带完全取下后再给孩子穿,否则容易勒住孩子脖子造成窒息。而腰部绳带不要超出童装底边,应将其剪短后给孩子穿,背部有拉带伸出来的童装,以及绳带超出裤脚底边的裤子也都应尽量避免,因为长绳带容易使孩子绊倒或摔倒。此外,对5岁以下男童,别买门襟区域使用功能性拉链的裤子;尽量选择饰物少特别是金属饰物少的服装,以免孩子将装饰品吃掉。

儿童遇到意外伤害怎么办

儿童遇到意外伤害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使用药物等方法来治疗。

1、物理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儿童不小心发生了磕碰,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的情况,儿童并没有出血的症状,可以在受伤24小时内冷敷治疗,冷敷可以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的收缩减少渗出,可以有效的缓解儿童的症状。

2、药物治疗:如果儿童在发生磕碰后,有明显的出血,需要使用碘伏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儿童的伤口比较小,可以在局部进行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来治疗,如果伤口比较深还需要做清创处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来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在伤口恢复期间也要加强饮食管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洋葱、辣椒等,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冬季养生小常识 要谨防四大意外伤害

  进入冬季后,由于天气寒冷,天寒地冻的,是疾病的高发期,如骨折、烧烫伤、煤气中毒、低体温症等时常发生。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出现以上意外伤害和病痛时,为了减轻和延缓伤情,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

  骨折

  冬季路面冷硬,不慎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如果伤处有瘀血、肿痛,或者以不正常的姿势倒卧,就可能是骨折。严重骨折可有肢体畸形,或者开放伤口。一旦发生骨折,伤者可以用手及衬垫、衣物等扶持固定患肢,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应拨打120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直到医护人员抵达。

  煤气中毒

  冬季门窗紧闭,通风换气的频率降低,使用燃气热水器、煤气灶没关严,或是使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事故。如果闻到家中有特殊的臭味,要仔细辨别和排除。确定有可燃气体泄漏,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不要使用任何电器或通讯设备。

  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者,在打开门窗的同时,把中毒者移到室外或空气新鲜的房间,确认安全后呼叫急救中心,松开患者衣扣,并摆放成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心脏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烧烫伤

  烧烫伤是冬季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一旦被烧伤、烫伤,要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部位降温,至少十分钟。如果烧烫伤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处理,可临时用保鲜膜或者干净塑料袋轻轻盖住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孩子被烧烫伤,起了水泡,且累及身体多处部位,一定要拨打120。不要把香油或者奶油涂在伤口上,也不可以用冰给烧烫伤处降温。不能用黏性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有衣服粘在烧烫伤的伤口上,不要试图去除它。

  低体温症

  人们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低体温症,出现寒战、皮肤苍白、发凉,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一旦出现低体温症,要为患者缓慢复温。可以为他们裹上毯子,并给他们热汤、热巧克力等热饮和高热量的食物,帮助其恢复体温。饮料不要含酒精和咖啡因,以使患者保持清醒。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