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注意预防三疾病 儿童要防脾胃病

导读: 老人要防心脏病 中青年要防过劳症 儿童要防脾胃病

  大暑节气的到来预示着一年最热的时节到来,这个时候天气炎热,阳光强烈,也是疾病的高发期,所以在大暑节气,除了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还要注意预防疾病,那么大暑节气要预防哪些疾病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老人要防心脏病

  有资料表明,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预防措施有三条:一是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尽量不要生气。夏天天气热,中医认为夏季与之相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发火,这就需要老年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练练琴、棋、书、画等;儿女们也应尽量不要让老人生气,不与老人争论问题。二是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多饮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因为绿豆清热解毒,祛暑作用好,而粥类能养胃。少食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如油条、年糕、羊肉等。三是运动不宜过量。夏天损耗大,天热又影响食欲,吃的清淡量少,营养不能及时补充。所以老人运动要适当,以免消耗过大而出现意外。运动以早晚散步为好,每次1~2公里,有条件的老人中午最好睡个午觉,以1小时左右为宜。

  中青年要防过劳症

  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热又影响食欲,再加上睡觉晚,起得早,而工作却没有减量,该加班的加班,该熬夜的熬夜,经常超负荷地工作。总之是身体损耗大,而营养、睡眠不足,损大于补。所以,中青年人要防过劳症、过劳死。

  预防措施有三:一是保证睡眠防缺觉。如果经常加班加点,就要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以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为宜,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有条件的人中午应想办法睡上一觉。睡觉时不要贪凉,别让空调、电扇直吹,以免患感冒、面神经麻痹等疾患。二是饮食营养绝不可少。尤其是早餐要吃好,可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鸡蛋、牛奶、酸奶等。晚上加班时要加夜宵,如酸奶、面包、绿豆粥等,既可补充营养又可消暑降温。三是少开车多走路。夏天开车多开空调,车内通风较差,空气不好,再加上塞车,很容易造成机体缺氧,甚至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白天太阳高照无法运动,所以利用上下班天气较凉快的时候走路,既达到了运动的目的,又不致发生因堵车心情欠佳的现象,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儿童要防脾胃病

  到了大暑,因天气炎热,中小学生吃冷饮非常普遍。从中医角度看,儿童为“纯阳”之体,患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这就是儿童喜欢吃凉的原因,再加上天气闷热,孩子们吃冷喝凉不断,冰镇可乐、冰淇淋、冰棍等一天吃几次。但是,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还不健全。孩子过食冷饮,其胃肠道经常被饮料占满,会使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食冷饮还会使孩子胃酸、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物质的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可见,家长若让孩子过食冷饮,不仅没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时间一久,还可导致孩子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

  中医认为,饮食消化吸收依靠脾胃功能来完成。当过食寒凉之物后,就可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厌食等。所以,天热也要控制冷饮的摄入量。预防措施有三:一是家庭自制冷饮当饮料,如冰镇绿豆汤、冰粥等,这些饮料既卫生又有消暑降温的作用,对肠胃损伤也小。二是每次吃冷饮不能太多,以一天喝1~2杯冷饮、吃1根冰棍为好。三是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冷饮,这是因为运动后全身都在亢奋中,吃凉喝冷对胃肠刺激过大,易引起胃肠痉孪。另外,吃饭时不要喝冷饮,以免影响食欲及食物的消化吸收。总之,夏天不要因过食寒凉而导致脾胃虚寒、厌食症。

大暑养生谨防三种高发疾病 儿童要防脾胃病

金橘金橘的营养分析

1金橘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2金橘对血压能产生双向调节,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

3金橘有行气解郁,消食化痰,有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

4常食金橘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金橘的食疗作用

金橘性温、味辛甘酸;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是脘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佳品。

金橘的相关性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胸闷郁结、不思饮食者或伤食饱满、醉酒口渴者,急慢性气管炎、肝炎、胆囊炎、高血压、血管硬化者更加适合食用;

2脾弱气虚者不宜多食,糖尿病患者、口舌碎痛、牙龈肿痛者忌食。

金橘的制作指导

1 很多营养素集中在皮中,故食之切勿去皮;

2用糖或蜜腌渍后食疗效果更佳。

  老人要防心脏病

  有资料表明,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预防措施有三条

  一是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尽量不要生气。夏天天气热,中医认为夏季与之相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发火,这就需要老年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练练琴、棋、书、画等;儿女们也应尽量不要让老人生气,不与老人争论问题。

  二是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多饮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因为绿豆清热解毒,祛暑作用好,而粥类能养胃。少食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如油条、年糕、羊肉等。

  三是运动不宜过量。夏天损耗大,天热又影响食欲,吃的清淡量少,营养不能及时补充。所以老人运动要适当,以免消耗过大而出现意外。运动以早晚散步为好,每次1~2公里,有条件的老人中午最好睡个午觉,以1小时左右为宜。

  因此,大暑时节三类人最该防3种病,做好大暑防疾病工作,健康度夏。

立秋节气预防三疾病 孩子要注意防感冒发烧

  立秋节气的到来预示要进入秋天了,天气也逐渐凉爽,这个时候也是疾病的高发时期,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人们。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此时应注意,夜里不要受凉,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以防疾病“秋后算账”。立秋节气要注意预防以下几种疾病,一起来看看。

  中年人——骨头痛

  不少中年人最近常觉得关节疼。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而夏天一过,这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

  孩子——感冒发烧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

  由于宝宝个体存在些许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有时孩子可能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中暑”现象。如果孩子有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服用柴胡滴丸等药品。柴胡滴丸能迅速退烧,由于是滴丸剂型,药物可经口腔粘膜直接吸收,无首过消除,能快速起效,且服用及携带均较方便。

  另外,对于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导致的腹泻、头重等,有关专家提醒,初秋之际,千万要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专家还建议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雪上加霜。

  年轻人——多发咽喉炎

  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比如穿心莲等。一般穿心莲制剂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莲浸膏,其包含了穿心莲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其中穿心莲乙素的含量不足1.5%。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穿心莲内酯滴丸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取了中药穿心莲中对感染类疾病最有效的成分穿心莲内酯(穿心莲乙素),其纯度高达98%以上,在感冒初期服用,能够迅速缓解咽喉肿痛的症状。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