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摩保持健康 长按这些穴位可永葆健康

导读: 1.液门穴 2.照海穴 3.商丘穴 4.太冲穴 5.足三里穴 6.涌泉穴

1.液门穴

如果身体出现炎症了,不要着急吃消炎药,我们自身就要消炎穴,液门穴就是消炎穴之一。身体上火了就对消炎穴进行艾灸或者按压治疗吧,比吃药安全。

2.照海穴

如果出现咽喉疼痛,有干咳干呕症状,吃了消炎药还不见效的,可以试试按摩照海穴一天3次,一次3到5分钟,不要张嘴不要说话,一会儿之后就会感觉口水流出来了,要慢慢吞下去。

3.商丘穴

如果出现了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就试试揉揉商丘穴,能把气血引下来。待脏东西清理完后,炎症自然就消失了。

4.太冲穴

如果最近出现了爱生闷气,焦虑等症状,不妨试试按摩太冲穴, 每次按摩3-5分钟,很快就能恢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状态了。

5.足三里穴

最近如感胃胀胃酸时,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到10分钟即可,很快就能消除肠胃中的浊气。

6.涌泉穴

这里连接着肾脏,如果身体排毒功能不太好,就试试按摩涌泉穴,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经常揉它就可使排毒效果明显。

穴位按摩怎样保持健康 这些穴位帮助你

鼻炎,过敏性鼻炎,可以按揉“迎香穴”。迎香穴上面有一个穴位叫“鼻通穴”(鼻通穴也叫上迎香穴,在鼻孔两侧,鼻唇沟上),在鼻子的外侧从“迎香穴”位置向上推,经过“鼻通穴”推到鼻根部,经常推可以缓解鼻子不通,堵塞等症状。

腰疼,腰部怕冷,可以经常按揉“腰阳关”穴位(腰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咽炎,咳嗽,按揉“天容穴”,对咽炎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治疗"颈椎""腰椎病","落枕",可以按摩“后溪穴”和“前谷穴”,

润肤,按揉“血海穴”,可以补血,血补上来了,肤色就好看了。

鱼尾纹按摩“丝竹空穴”,可以减轻鱼尾纹。

黑眼圈可以按揉“阴陵泉穴”,经常按揉对脾胃和肾都有好处。

小雪节气如何保健 按摩这些穴位强身健体

  小雪是立冬后的第一个节气,小雪来临,预示着天气越来越冷,由于冬天气温寒冷,人们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少,而与之相反,一些“喜冷”的疾病却开始“活跃”了起来,悄悄破坏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因此有很多人由于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等原因,很容易出现一些冬季常见疾病,比如说: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慢性肾炎,咽喉肿痛,痛风等疾病。如果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养生小技巧,用自己辛勤的双手,给身体注入一些能量,秉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强身健体就指日可待了。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因此不同的季节所需要重点保养的脏腑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

  说到“肾”,那我们该如何养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既有效又简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从名字不难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顾名思义也就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如果肾水充盈,精之充足,肾的“原阳”或者说“真水”才会发挥其作用,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同时,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对该养护的脏器也应不同对待。

  在这里所说的空间是指人体和自然空间存在共性,即“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肾与自然界各气相应,冬天是藏精固精的良好时机,应季养护肾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在冬季养肾的原因。

  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