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和按摩支正穴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 【定位】 【取穴方法】 【主治】 【保健养生】

支正。支,树之分枝也。正,气血运行的道路正也。支正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大部分循小肠经本经流行。本穴物质本由养老穴提供,但因养老穴的阳气大部分上走天部,小肠经本穴处的气血物质处于空虚之状,因此经穴外部的气血汇入本穴并循小肠经而行,气血运行的通道为小肠正经故名支正。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取穴方法】


屈肘俯掌,先确定阳谷与小海的位置,取阳谷与小海连线的中点处再向下1横指处即为此穴。

【主治】


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强,肘臂酸痛。

【保健养生】

用拇指指腹按揉支正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配合谷穴缓解治疗头痛。

陷谷穴的准确位置,按摩陷谷穴的作用与功效

【取穴位置】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位置】

有第二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

【功能主治】

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穴位配伍】

陷谷、上星、囟会、前顶、公孙、治卒面肿。

【穴位治法】

直刺0.3~0.5寸;可灸。

梁丘穴的位置和按摩梁丘穴的作用与功效

梁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另说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治膝胫痹痛,鹤膝风,胃痛,乳痈等。

【功能主治】


①急性胃痛。

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

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取穴位置】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穴位配伍】

梁丘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胃痛。

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主治膝关节痛。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