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巧妙按摩穴位 抵抗倒春寒预防疾病

导读: 环跳: 风池:

  现在正值早春时节,气候变化多端,这个时候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如果保养不当那么就会出现疾病的威胁。现在很多人太早脱下棉服,这个时候很容易被寒气袭击,所以这个时节还不能过早脱下棉服,除了穿着之外,中医提醒,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每天按摩穴位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避免外邪的侵入。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顾名思义,少阳代表着“阳气初生”,每侧共有44个穴位,是治疗热病的一条重要经络。

  胆经的直行主干起于眼睛外侧,向上经过额角后下行至耳后,然后沿颈部、肩部,经腋下、胸腹侧面,一路下行至下肢外侧中线,止于第四足趾外侧端。它还有三条分支分别从耳朵、眼角和足背发出,与三焦经、肝经等经络会合。

  《黄帝内经》认为,“胆主决断”,与人的情志关系密切。我们思考问题时常会挠挠头,这其实是在刺激胆经,帮助醒神开窍。胆经分布广泛,对偏头痛、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以及股、膝、小腿外侧疼痛等都有效果。其主要日常保健穴位有环跳和风池。

  

环跳:

在髋关节附近,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此穴像一个有蒸发作用的水池,接受胆经的水湿之气并转化为阳气,故名“环跳”。它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等。每次可用同侧拇指用力按揉此穴20~30次,以局部感到酸胀或电麻感向下肢放射为宜。

  风池:

位于颈部,在枕骨之下,略靠外与耳垂齐平。由于颈部最易受风邪侵袭,风池就像一条护城河一样,起到“挡风”的作用,对头痛、眩晕、鼻出血、落枕等症都有效果。可用右手拇和食指分按两侧风池穴,两指用力一捏一松25下左右,换左手重复;或用两手拇指按两侧风池,余四指抱头,拇指用力揉捻旋转约50下。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预防外邪入侵的按摩疗法,你学会了吗?

春季儿童保健八款食谱 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春季,咋暖还寒,气候变化多端,这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来说是一种“折磨”,儿童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流行性疾病缠上,所以要特别注意。通过饮食来增强身体抵抗力十分关键,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儿童春季养生食谱,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牛肉羹

  用料:牛肉100克,鲜玉米棒2个,鸡蛋2个,芫荽1棵,姜1片,上汤酌量。

  做法:1、鸡蛋打匀;芫荽洗净切碎。

  2、牛肉洗净,抹干水剁细,加调味腌10分钟,不少许油炒至将热,沥去油及血水。

  3、玉米洗净,用力剔下玉米肉。

  4、把适量水及姜煮滚,放入玉米煮熟,约20分钟,下调味料,用玉米粉水勾芡成稀糊状,下牛肉兜匀煮滚,下鸡蛋拌匀,盛入汤碗内,洒芫荽上桌即可。

  菠菜汤

  主料:菠菜500克

  调料:酱油3克盐2克姜3克各适量

  做法:1.菠菜洗净切成段,并用沸水略煮捞出,放入凉水冲凉。

  2.油烧热,加姜末、酱油,烹出香味后,随即倒入清汤2500克、菠菜。待汤开后即成。

  温馨提示:

  1.很多人都爱吃菠菜,菠菜含有草酸,圆叶品种含量尤多,食后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食用此种菠菜时宜先煮过去掉菜水,以减少草酸含量;

  2.菠菜要选用叶嫩小棵的,且保留菠菜根。

  3.菠菜含钙铁质、营养丰富、润肠通便;

  4.应尽可能地多吃一些碱性食品,如海带、蔬菜、水果等,以促使草酸钙溶解排出,以促使草酸钙溶解排出,防止结石。

  话梅肉排

  原料:话梅糖20粒,肉排500克,生姜少量。

  做法:1、肉排洗净,清水煮沸,沥干水分。

  2、话梅糖加水,煮化成糖水。

  3、油少许,生姜煸炒爆香后放入肉排煸炒,加热水,然后大火烧开,改小火焖至肉烂,加入话梅糖水。

  4、放盐勾芡起锅。

  温馨提示:这道菜含有优质蛋白和钙质,维生素B1、锌丰富,容易吸收。口感酸酸甜甜,能增进孩子食欲。

  核桃鸡片

  原料:鸡胸肉1斤,核桃肉2两,西兰花1棵,蛋清半只,酱油1/2大匙,味精2克,酒、盐、胡椒粉、

  淀粉水少许。

  做法:1、核桃肉用开水泡5分钟,用牙签剔去皮待用。

  2、鸡胸肉切开,放鸡蛋清,加入盐、酱油、淀粉少许。

  3、将油锅烧至5成热,将核桃肉放入翻炒至香,沥干油盛出。

  4、锅中加入油,将鸡片划油,漏勺沥干。锅中留底油,投入鸡胸肉加入酒、盐、胡椒粉、核桃一起

  炒,加淀粉水少许勾芡,淋上麻油,装盆。

  温馨提示:鸡片嫩滑,核桃香,适合婴幼儿食用。

  银鱼白菜羹

  原料:大白菜1斤,银鱼2两,胡萝卜1根、盐、淀粉少许。

  制作:1、大白菜切丝用油炒软,加盐、高汤烧开,胡萝卜刨丝同烧。

  2、待大白菜软烂时,将鱼加入同煮至熟软,淀粉勾芡即可。

  温馨提示:小鱼中的钙可以完全吸收,对婴幼儿骨骼发育有帮助。

  红烩牛肉膏

  原料:牛肉糜150克,猪肉糜150克,洋葱半个,鸡蛋2只,番茄沙司25克。

  做法:1、牛肉糜与猪肉糜拌在一起,加入鸡蛋、黄酒、淀粉调匀,上蒸笼蒸30分钟,蒸熟后切块。

  2、洋葱切丝,放油煸炒爆香,加入番茄沙司。

  3、将蒸好的肉块与爆香的番茄沙司拌匀,稍勾芡后起锅。

  温馨提示:牛肉含丰富的蛋白质、锌、铁、磷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洋葱能健胃杀菌,可提高孩子在春季里的抗病能力。这道菜色泽红亮,味道鲜美,肉质嫩滑,很适合宝宝的口味。

  刺猬丸子

  主料:猪肉馅500克、鸡蛋1个、糯米250克、香油15克、精盐10、料酒3克、味精3克、水淀粉100

  克、水150克,葱姜末少许。

  做法:1、将糯米用凉水泡40分钟,控净水待用,

  2、将肉馅放入盆内,加入鸡蛋、水淀粉、清水、用力搅拌,待有粘性时,用手捏成大小相等的丸子。

  3、将丸子逐个沾一层糯米,放入盘内,上笼用旺火蒸25分钟即成。摆盘时每个丸子下面垫一小片生菜叶效果更好。米粘、肉香、色白、形似刺猬。

  糖醋月亮饺

  主料:鸡蛋10个、奢侈品牌排行榜酱油25克、精盐10克、味精4克、植物油1公斤(实耗150克)、白糖70克、醋35克、大蒜2小瓣、葱段10克、姜片5克。

  做法:1、将油放入平底锅内,待油烧至八成热时,将鸡蛋依次磕入锅内,蛋与蛋之间要留有间隙,然后在每个蛋上撒少许盐。待鸡蛋煎至起泡时把鸡蛋对折,用铲子轻压鸡蛋边缘使之成为蛋饺。鸡蛋煎成金黄色即可盛出。

  2、将油50克放入锅内,油热后下入大蒜瓣稍炸,加入酱油、白糖、醋、味精、葱段、姜片、鸡蛋饺、水(以温过鸡蛋为宜)。旺火烧开,转微火烧至锅内汤汁不多时,将月亮饺盛入盘内即成。味道甜酸,醇香适口。

按20个穴位预防疾病 清除心火按摩大陵穴

  人体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穴位,你可不能小看它,小穴位有大功效,按摩穴位可以让你百病不侵,强身健体。今天小编教你按20个穴位预防疾病,护心、养胃、养肾、治颈椎病……每天按几个穴位,让你的身体倍加健康,赶紧来看看吧!

  1、清除心火:按摩大陵穴

  大陵穴是手掌掌根的中心点位置。经常按压大陵穴,可以治疗口臭。口臭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火旺盛所致,和陵穴的穴位非常对应,它可以去心火而生脾土,最能泻火祛湿了。

  按摩方法: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2、补肺益肾:按摩列缺穴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按摩方法: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3、缓解疼痛:按摩腘窝

  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4、补血养肝:按摩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可补血养肝。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时,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5、消灭肝火: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如果是肝火旺盛的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按压太冲穴的痛感,你可以每天睡觉前,用温水泡脚,之后按压5分钟左右。

  按摩方法: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

  6、保护心脏: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内关穴取穴方法为: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按摩方法:日常按揉内关穴,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7、健脾和胃: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适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进行摩腹5—10分钟;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8、治疗鼠标手:按摩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9、补肾养肾:按摩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适应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按摩方法: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

  10、舒服腰背:按摩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为: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样可起到治疗腰背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11、防治腰背痛:按摩大杼穴

  大杼穴位置,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按摩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12、促消化: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常按摩天枢穴,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按摩方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13、治失眠: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门穴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神门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14、治腰疼和痔疮:按摩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按摩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15、治便秘:按摩腹部

  有人认为便秘不是大毛病,无须看医生,去药房买点泻药吃吃即可。其实,这是错误的。便秘原因有多种。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锅、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按摩方法:腹部按摩可预防便秘。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16、治肠胃疾病:按摩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按摩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17、治疗皮肤瘙痒:按摩百虫窝

  冬天气候干燥,全身痒得难受,严重的时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肤还会出现鱼鳞样的改变,瘙痒无比,这都是干燥惹的祸。这时可按摩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按摩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18、调和气血:按摩极泉穴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19、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按摩保健: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20、散热去痛:按摩尺泽穴

  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因此,按摩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按摩方法:尺泽穴,位于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