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着凉易落枕 中医推荐针灸穴位治疗

导读: 一:颈百劳穴 二:外劳宫(落枕)穴

  冬季天气寒冷时,人体颈部肌肉的组织活性会下降,易致肌肉痉挛,再加上有些人睡觉姿势不正确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落枕。那么冬季落枕怎么办?落枕的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中医给大家支支招,针灸治疗冬季落枕效果不错,一起来试试吧。

  冬季是落枕的多发季节,寒冷的天气会降低颈部肌肉组织活性,很容易导致肌肉痉挛,加之睡眠时睡姿不当,枕头不合适等因素,反复落枕就发生了。一觉醒来全身酸痛不说,身体还像个机器人般不能行动自如。中医专家介绍说:落枕归属于中医“落枕风”、“失枕”范畴。除了在痛处推拿按摩外,其实可以巧妙利用两个穴位来针灸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一:颈百劳穴

  位置:在颈部,第7颈椎棘突直上2寸(约患者3横指宽),再向左右旁开1寸(约患者1拇指宽)处。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颈部僵硬、咳嗽、气喘、颈淋巴结肿块等。

  推拿按摩法:以拇指向下直按(与皮肤垂直))30秒后放开,重复几次。左右穴都做。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的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外劳宫穴和颈百劳穴。除了可以对这两个穴位施针外,直接按摩推拿也同样起到治疗落枕的功效。

  二:外劳宫(落枕)穴

  位置:在手背,第2、3掌骨间,约掌指关节后0.5寸(约患者1小指宽)处。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肩背痛。

  推拿按摩法:以手指向下按压30秒后放开,重复按几次。左右穴都做。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中医推荐穴位治疗落枕 耳穴压丸轻松治落枕

  落枕是一种常见疾病,冬季是落枕高发期,落枕好发于青壮年,早上起来感觉项背部酸痛难忍,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你落枕了,落枕很痛苦,所以要找到快速治疗落枕的方法,那么落枕了怎么办呢?治疗落枕快速方法有哪些呢?日常治疗落枕的方法很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中医穴位治疗方法,让你轻松治落枕,高枕无忧,下面一起来看看看。

  落枕的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颈、神门。

  (二)治法

  双侧主穴均用。取绿豆1~2粒,置于以市售活血止痛膏或伤湿止痛肓剪成的1×1平方厘米的方块中,粘贴于所选耳穴,将边缘压紧。之后,按压该耳穴0.5~1分钟,手法由轻到重,至有热胀及疼感为佳,并嘱患活动颈部2~3分钟。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贴至痊愈后去掉。

  落枕的体针方法

  (一)取穴

  主穴:悬钟、养老、后溪。

  配穴:内关、外关、中渚、阳陵泉。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仅取一穴,效欠佳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悬钟穴,直刺1.5~1.8寸深,用强或中等刺激,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养老穴,针尖向上斜刺1.5寸,使针感传至肩部;后溪,直刺0.5~0.8寸,得气后捻转运针1~3分钟,亦可加电针刺激,频率40~50次/分,连续波。配穴,用常规针法,深刺,务求得气感强烈。在上述任一穴位针刺时,均须要求患者主动活动颈部,范围由小渐大。留针均为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的指针疗法

  (一)取穴

  主穴:外关、内关、阿是穴。

  配穴:风池、肩井、肩贞、养老、天柱、风府、大椎、理想穴。

  理想穴位置:风池至肩井穴之中点。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佳时加配穴。先轻拍或指按疼痛处即阿是穴1分钟。术者以拇指掐压患者内关穴,中指或食指抵于外关穴,每次2~3分钟,用力由轻而重,使压力从内关透达外关,患者可有酸、麻、胀、热感,或有此类得气感上传的感觉。掐压过程中,宜嘱患者左右旋转颈部。配穴,单手拿风池穴20次,双手拿肩井穴20次,余穴可采用指压法,或上下左右推按,每穴1~2分钟。上述方法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落枕的拔罐治疗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风门、肩井。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

  (二)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3~5下,或用皮肤针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积,可相当于罐具口径。然后,选用适当口径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个,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于针上拔罐。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

冬季易内分泌失调 推荐针灸穴位调理

  内分泌失调是很多现代女性的苦恼,冬季易内分泌失调,因为冬天空气干燥,易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加上女性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特点,极易导致女性在这个季节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给女人带来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调理内分泌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冬季女性该如何调理内分泌呢?中医推荐针灸穴位调理,轻松让内分泌恢复平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认为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引起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就像是女人的一把保护伞,当它和身体和谐相处时,会使女人娇艳如花;一旦内分泌失调,则会给女人带来很多麻烦。

  内分泌失调给女人带来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不仅仅表现在面部黄褐斑、乳房肿块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激素依赖的疾患。而且也容易反过来导致女性出现焦虑、愤怒、抑郁等许多不良情绪。

  我们都知道,对于内分泌失调西医只能采用激素疗法,副作用较大。中医在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治疗方法较多,针灸便是其中之一。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不仅对一些疑难病如红斑性肢痛症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可以用来调理内分泌。本文将介绍针灸调理内分泌失调的方法。

  肾脏和女性生殖功能关系最为密切,中医称肾藏精,主生殖。肾中精气的充盛,是人体生殖功能保持正常的前提;肝脏掌管血液运行的调度,使女性每月的经血能够按时、按量排出;脾和心可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血液运行;此外,和生殖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的还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四条经脉。

  针灸调理内分泌最常用的穴位

  1、水道

  以肚脐下四指为中心,向旁边移三指处;

  2、归来

  在下腹部,以肚脐下4寸为中心,向旁边移2寸处;

  3、三阴交

  胫骨后缘,内脚踝向上四指处;

  4、血海

  位于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内侧缘;

  5、地机

  位于小腿内侧,膝盖下5寸、胫骨与腓骨中间;

  6、命门

  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肚脐相对。

  针灸调理内分泌时,就是通过针灸对穴位的刺激,使这六条经脉的气血运行平稳有序,从而保证了人体生殖系统功能的正常。日常生活中,即使不针灸,我们可以经常按揉一下这些穴位,也可以对我们的内分泌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