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八个保暖穴位的按摩方法

导读: 开关一:肩井 开关二:神阙 开关三:耳朵 开关四:大椎 开关五:阳池 开关六:劳宫 开关七:足三里 开关八:涌泉

  进入寒冷的冬季之后,温度进一步的下降,很多怕冷的人在没有暖气的环境中是非常痛苦的。其实,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就有8个自带的“暖气”开关哦,那么大家知道自己身体上的暖气穴位吗?下面中医教大家保暖穴位的按摩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开关一:肩井

  经常做一些肩部按摩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按摩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的肩部不但很轻松而且还会有点点的暖意。这是一位内身体的气血顺畅了,身体阳气开始运动起来了。而藏在我们身体肩部的“暖气”开关也就是肩井穴。所以,按摩肩颈不但能够初进血液循环还能够让你的肩颈部更加的暖和起来,还可以帮助你缓解颈肩酸痛以及头重脚轻落枕等等的毛病。

  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取坐姿,按摩者站在其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者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力度不可过重,时间不宜过久。尤其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过度。

  开关二:神阙

  寒冷季节容易着凉腹泻,而腹部的“暖气”开关就是我们的肚脐———神阙穴。神阙穴是长寿要穴,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放于肚脐,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至发热,可使腹部温暖、面色红润,缓解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等症状。

  开关三: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季经常按摩双耳,不但能预防冻疮,还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以下是三种最常用的方法。

  拉耳垂:用两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发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

  提耳尖:用自己的双手捏住双耳的上部轮廓,这样适当的进行提拉耳尖,在提拉的时候大拇指以及食指顺便按揉耳尖,等到按揉发热就可以了。

  摩耳轮:拇指置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置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捏,以感到发热为度。

  开关四:大椎

  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汇。按摩大椎就相当于打开了全身“暖气”的总开关。

  大椎穴的取法是: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在家中淋浴时,可将淋浴头对着颈后连续用热水冲洗,能让你在寒冷季节感觉浑身温暖。一般淋浴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20分钟),体弱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还应酌情减少时间,水温在40℃左右为宜。

  开关五:阳池

  手上有一个“暖气”开关———阳池穴,这个穴位顾名思义就是阳气聚集的地方,它位于手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刺激阳池穴,时间要长,用力要缓,两手交替按揉,可缓解手部冰凉的症状。

  开关六:劳宫

  有朋友可能觉得只按阳池力度不够,没关系,我们手上还有另一个取暖开关,就在我们的掌心里,叫做劳宫穴,当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劳宫穴五行属火,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

  开关七:足三里

  上肢暖和了,下肢冰冷怎么办呢?《灵枢》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秋冬季节常按揉足三里,可补中益气,让下肢温暖。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是:当腿弯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了。按摩时,一般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垂直用力,向下按压,缓缓揉动。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开关八:涌泉

  不少人最怕冷的地方就是脚,穿棉鞋都暖不起来,我们的脚上也有一个“暖气”开关,就是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心,在足底前1/3凹陷处,是养生防病的要穴,尤其适合肾虚、怕冷、体乏、精神不振的老年人。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建议每天用双脚掌对搓,或用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坚持按摩可使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提高御寒能力。

梳头按摩穴位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经络遍布人的全身,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都要靠这些经络传导。而通过梳头,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等作用。

  人的气血靠经络而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而人的头顶有“百会穴”,就是经络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得名。而春天梳头非常符合春季养生之要求,因为梳头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清利头目,当然也就能强身壮体了。

  春季梳头也是有讲究的。第一要全头梳,不论是经头中间还是头两侧,都应从额头的发际开始,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梳50次以上方有效果,上限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

  二是时间以早晨为佳,因为早上是人的阳气升发之时。

  三是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最为好。除梳头外,配合揉搓按摩脚部的涌泉穴、太冲穴更好;若有头痛,可配合揉搓按摩手部的合谷穴、风池穴;失眠则配合揉搓按摩腿脚部的涌泉穴、三阴交穴等。

中医按摩养生法 四个按摩方法延年益寿

  中医古老的按摩养生法,简便易行,一学就会,无任何副作用,且随意性强,尤其是一些自我按摩养生法,更是适合中老年人治病防病,强身健体的一种养生好方法。下面就教大家4个中医长寿按摩养生法,一起来看看吧。

  按摩胸部

  用双手搓摩胸部,同时兼行按压。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使胸阳振奋,卫气疏通。故能增加抵御外邪的能力,使人少患感冒。

  按摩腹部

  用右掌心紧贴腹部,从右下腹开始,绕脐作顺时针搓摩,一呼一吸均宜尽量延长,让一呼一吸间手已绕行一圈,如果连续3分钟,并摒弃杂念,将可使元气绕丹田回转。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功能,还能预防以及治疗便秘,如果能够在搓摩过程中得气,那么所起到的养生保健的效果就会更加好。

  按摩头部

  每晚临睡前,用双手搓摩双耳,并揉提捏按之,然后从后颈至眼眶、额部和整个发根部进行搓摩,最后用双手摩面。注意搓摩时用力要均匀,以能忍受和使皮肤微红为宜。一般以从头项到周围,从头前到头后,从中间到两侧为原则,每次搓摩不超过10分钟。

  功效:此种按摩养生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我们的脑部的血液循环,让血气运行顺畅,还有催眠作用。

  按摩四肢

  先用左手搓摩右手,由肩及肘、腕和指尖,再顺大腿至膝、踝、脚心和趾,如此反复搓摩20多遍,搓摩时用力可稍重,但不能有痛感;再用同法,换右手搓摩左侧肢体。

  功效:由于手足上经穴较多,经常搓摩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脏腑功能,而且还有减肥养生作用。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